2012年以來,受國家利好政策影響,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如日中天。在“
第六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垃圾焚燒不是固廢產業的全部,面對如火如荼的垃圾焚燒市場,應該冷靜面對,謹慎樂觀。
垃圾焚燒只是垃圾處理全產業鏈的一小環
清華大學聶永豐教授指出,“城市廢棄物管理,是指對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回收和處理、處置,并包括對這一系列運營活動及填埋場善后工作的監管。”
由此可知,固廢市場很大,固廢產業領域很寬,垃圾處理只是垃圾處理全產業鏈的一小環,而垃圾焚燒又只是垃圾處理的一部分。
目前,大多數固廢企業是做垃圾焚燒發電的,這經常會給人一種誤導,認為固廢產業就是垃圾處理,而垃圾處理就是垃圾焚燒。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文一波認為,“這其實是一個認識誤區。是由于垃圾處理當下比較受關注,政策也密集出臺,導致垃圾焚燒很熱,其實政策引導還是有一些欠妥的地方”。
垃圾焚燒熱度是政府和投資商兩頭驅動結果
文一波認為,“垃圾焚燒熱度是地方政府和投資商兩頭驅動的結果”。
地方政府可以轉移部分的運營成本給電力系統,現在上網電價調上去之后,很多地方政府認為處理費用可以降低,所以政府有很大的意愿做垃圾焚燒。此外有很多投資商,設備供應商,忽悠政府很簡單化采用用一燒了之的方式來解決垃圾難題。目前憑借一個企業或幾個企業力量阻擋這個潮流的難度是比較大的。
防止投資過熱,出現類似房地產泡沫
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曹國憲說,“如今固廢論壇的場面如同六七年前,房地產事業如日中天時博鰲房地產論壇的盛況,隨著新一輪城鎮化的開始,相信固廢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我們希望固廢領域進入快速發展期,但是需要不斷的思考,規避房地產跌蕩的泡沫”傅濤表示。
面對垃圾焚燒火熱的投資勢頭,文一波認為,“我們能做的是要留有余地,對未來垃圾成分變化、綜合處理能力等有充分的預估,同時要確保現有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標準、運營管理標準可以持續,否則將來標準調高后,設施面臨關閉的風險。”
“未來中國市場的發展方向,如果是單純固定在一個末端處置的市場,可能這個市場會走偏”,威立雅環境服務中國總經理周小華如是說。
南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金鐸表示,我們非常看好垃圾焚燒市場,但并不覺得《通知》的發布非常利好垃圾焚燒市場。《通知》指出,每噸生活垃圾折算上網電量暫定為280千瓦時,并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每千瓦時0.65元,“對上網電量和電價的一刀切規定,對使用爐排爐焚燒技術的企業不是利好,因為它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垃圾發電效率的提高”,金鐸認為,“當然,這可能只是個暫行政策,未來還要看政策如何調整”。
編輯:劉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