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1-25 15:1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楊瑞雪
《“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48%以上。近日在“第六屆固廢戰略論壇”上,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院長張益透漏,目前我國城市垃圾焚燒處理僅占生活垃圾處理的17.25%,而且垃圾焚燒在爭議中艱難前行,“十二五”規劃目標難以完成。
近年來,有關垃圾焚燒的爭議聲愈演愈烈,多地相繼發生“鄰避效應”事件。所謂鄰避效應,指居民或當地單位因擔心建設項目(如垃圾場、核電廠、殯儀館等鄰避設施)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等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從而激發人們的嫌惡情結,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及采取的強烈和堅決的、有時高度情緒化的集體反對甚至抗爭行為。 近年來,由于我國城市垃圾的快速增長以及土地資源的緊缺,傳統填埋方式難以支撐,多地垃圾填埋場庫容趨于飽和,垃圾焚燒勢在必行。在垃圾焚燒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多個項目遭遇“鄰避效應”,并發展成為群體性事件引發爭議。
時間
|
地點
|
事 件 描 述
|
2012年6月
|
廣州
|
清遠居民萬人簽名反對垃圾焚燒廠建在清遠邊界,村民多次上訪廣州城管委表達改址訴求,選址重新論證,目前尚未確定
|
2009年11月
|
廣州
|
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周邊小區居民和廠址所在的會江村村民一行數百人集體前往廣州市政府上訪
|
2009年10月
|
吳江
|
反對垃圾焚燒廠投產,萬人街頭抗議
|
2009年8月
|
北京
|
發生群體性抗爭活動,一些群眾自發組織車隊或在論壇發貼反對建設阿蘇衛垃圾焚燒發電廠
|
2009年5月
|
深圳
|
數百居民聚集工地反對建設白鴿湖垃圾焚燒項目
|
2009年4月
|
上海
|
江橋垃圾焚燒廠周邊敏感地區居民在垃圾廠門口抗議并懸掛標語,稱“團結起來,為生存環境不被惡化而抗爭”
|
2009年4月
|
鄭州
|
垃圾廠周圍居民攔路堵截垃圾車,迫使處理廠運轉失靈,長的垃圾堆堆在路上
|
2009年2月
|
南京
|
五千多居民聯名反對建設南京天井洼垃圾焚燒項目。隨后,幾名市民將江蘇省環保廳告上法庭
|
2008年8月
|
北京
|
朝陽區上千民眾發起請愿活動,反對在高安屯垃圾掩埋場再興建垃圾焚燒廠
|
2008年6月
|
武漢
|
陳家沖垃圾處理廠被附近居民封堵,漢口的部分垃圾被迫繞道白沙洲大橋,運往區外的江夏區二妃山垃圾場填埋。因為路途遙遠,一些垃圾無法及時清運
|
2007年6月
|
北京
|
六里屯垃圾發電廠受到了強大的民意阻力而被當時的國家環??偩志o急叫停
|
近年來垃圾焚燒“鄰避效應”主要事件列表
垃圾焚燒的反對者普遍認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放在居民“后院”,不僅其臭味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焚燒產生的一級致癌物二噁英也成為人們的心頭之患。有研究認為,只要爐膛內煙氣維持在850℃到900℃,就能夠控制不產生二噁英。但我國部分垃圾處理設施存在標準較低、運營不善、監管缺位、污染超標等問題,居民的“鄰避效應”不可避免。
廣州市多個垃圾焚燒廠的選址都受到嚴重質疑與反對,為緩解“鄰避效應”,廣州采取多種相關措施,除了大力推進居民垃圾分類,更推出焚燒污染標準與生態補償辦法。2012年5月1日起,《廣州市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區域生態補償暫行辦法》開始實施,這是廣東省內乃至全國少有的針對具體項目而制定的生態補償方案,期望成為鄰避設施建設新路徑的破冰之舉。
編輯:楊瑞雪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