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12-30 11:42
來源:中國固廢網
在“十一五”規劃內城市垃圾填埋廠大建設的背景下,我國僅2007年一年建成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就有1156座,共7664座,據中國水網內部數據統計截止2008年11月21日我國的污水處理廠僅有1442座,我國將要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上的投資可見一斑。
而目前全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費的開征面已達60%,城市垃圾處理費的開征面僅有16%,加上垃圾處理費的收費標準低導致許多垃圾填埋場設施運營舉步維艱。今年7月1日頒布實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中增加了填埋場污染物控制項目的數量,對于排污標準值實行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這對于垃圾處理、處置的運營單位無疑更具挑戰。
雖然國家對于污水與垃圾公用事業近兩年將會有大量資金投入(僅今年中央財政對于污水和垃圾兩項公用事業的資金投入達60億元),但是政府的資金大多將會流入到設施的建設環節,后期運營將會以BOT等形式讓企業來承擔,將會加速行業的市場化進程。
中國水網預測,以上兩大因素將會推進垃圾處理費的征收進程,且征收方式很可能會與自來水費“捆綁征收”。如2007年5月1日開始福建石獅市率先開始實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和自來水費的“捆綁征收”,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折算成自來水費,即自來水費由原來的1.5元/噸提高到2元/噸,這一折算征收辦法并不是強制性收取,居民如有異議可向環衛部門提出并改為按3元/人/月的標準征收,居民以以上兩種征收方法任一種繳納均可獲得自來水費額與垃圾處理費額分開的票據。
編輯:周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