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險廢物具有潛在性與長期性,若不加以嚴格控制和管理,會對地下水、空氣、土壤造成嚴重污染,甚至可直接危害人群健康及生命安全。隨著城市社會經濟和工業生產發展而產生的大量危險廢物的管理與處置問題,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各大中城市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我國危險廢物的管理工作起步較晚,對危險廢物的集中處置領域尚處于探索和起步階段,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貯存和處理處置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危險廢物的管理與污染控制已經擺上了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成了當務之急。
在由中國固廢網和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聯合主辦的“2007中國固廢高級論壇”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固體所所長王琪指出,當前我國對危險廢物的認識存在偏差,對危險廢物的認識停留在處理處置階段。對危險廢物認識的偏差導致對危險廢物與其他固體廢物共處置、危險廢物的分類管理與處理、以及環境容量與標準分區這些方面的一些錯誤的認識和做法。
“危險廢物的特性是污染特性和管理特性,并不是處理特性。”王琪所長強調,危險廢物的處理與廢水、廢氣不同,沒有相關的排放標準,處理后的危險廢物很難重新回到生態環境中,所以危險廢物處理的目的是為了處置,而不是為了達標排放。
王琪所長詳細分析了危險廢物管理產業的特點,危險廢物中絕大部分是工業廢物,服務對象和責任主體以企業為主,危險廢物的種類和產生量僅與生產工藝有關,不對整個社會生活產生直接經濟損益。根據國家環境管理污染者責任的基本原則,危險廢物的處理主要應該由產生者來負責。由于我國危險廢物的種類和來源差別很大,采用統一的技術路線處理危險廢物是不合理的。王琪指出,由于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的思維慣性,現在我國對危險廢物處理的規劃本身也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并不是投資建設了大量的危險廢物處理廠就可以促進危險廢物行業的發展,應該規范危險廢物生產者的具體責任。王琪強調:“當務之急是調整管理思路,強化管理法規,提高企業的市場經濟、社會和環境責任等方面意識。”他表示,危險廢物處理行業是最適合利用市場調節進行管理的行業,所以對危險廢物行業的調整應遵循市場規律。
同時,王琪所長指出,當前我國危險廢物領域缺乏研究基礎、工程經驗和專業人才,導致對危險廢物處理技術領域的認識存在偏差、環境產業技術市場不規范,以及政府對市場和技術發展方向的引導作用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嚴重阻礙了危險廢物行業的發展。最后,王琪指出“要改變當前重技術、輕管理的思維模式,把危險廢物管理的中心轉向全過程管理。”(中國固廢網 王彩霞)
編輯: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