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12-06 10:18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付曉天
根據中國固廢網《中國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分析報告(2010版)》(下稱《報告》)指出,我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面臨政策、技術、市場、民意輿論等四大問題。在2010年11月26-27日,由中國固廢網、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0固廢戰略論壇”上,各大固廢企業領導及負責人就此進行了激烈討論。
政策法體系待建立 政府監督力度待加強
《報告》指出,一方面,我國對垃圾焚燒發電廠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與之相關的設計、規程和規范尚不完備;另一方面,政府的監管水平、監管力度和監管決心尚有待提高。
就此,來自固廢企業的負責人不約而同的指出,實際上這是政府和企業雙方面的責任問題。威立雅環境服務中國區總裁周小華指出,政府監管、法律體制建設是我國垃圾焚燒,乃至固體廢棄物管理體系,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也是導致行業內惡性競爭的核心原因。在政府繼續提高監管水平,完善相關法規建設的同時,企業自身也應該提高透明度,加強政府、企業之間的溝通。
深圳能源環保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濤也表示,我國垃圾焚燒行業剛剛起步,標準和規范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尚需時間。政府作為企業的后盾,應該充分發揮其強大的支持作用,承擔起對企業的監督和監管責任,并且加強對媒體的引導,定期發布監管成果,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而企業自身也應該加強自律,從項目建設期即開始提高相關標準,保證項目質量。
垃圾分類系統不健全 二惡英問題引爭議
根據《報告》的觀點,我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發展在技術環節上主要受制于兩點,一是由于垃圾分類系統不健全,導致垃圾整體含水量較大,垃圾焚燒過程中熱值不夠;二是垃圾焚燒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尤其是廢氣中的二惡英問題,在給人民群眾生活安全的同時,也造成了人民群眾對垃圾焚燒的抗拒和誤解。
對于垃圾焚燒面臨的技術問題,偉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項光明認為,垃圾焚燒發電符合“三化”原則。其減量化效果顯著,基本可以達到95%以上;在資源化方面也是沒有爭議的,每年可以節約用煤幾千萬噸。垃圾焚燒較大的爭議在無害化方面,對于垃圾焚燒產生二惡英的問題,專家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重視,這實際上也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對于二惡英控制,項光明提出,對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規范化管理是降低二次污染發生的重要途徑之一。孫濤則表示,目前中國的垃圾分類水平已經達到歐盟或者是美國的標準。對于目前我國土地資源稀缺,垃圾大量堆積的現狀,如何將垃圾進行“三化”處理才是當務之急。
投資運行成本高 低價投標引發惡性競爭
從成本角度來看,垃圾焚燒電廠建設投資大、運行費用高,對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要求也相對較高。但是,許多企業為了中標,采取低價策略,在引發行業內惡競爭的同時,也帶來了項目安全隱患。
從收入角度來看,垃圾焚燒發電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發電收入和政府補給的垃圾處理費。由于垃圾發電廠的上網電量較少,有些地方的政府垃圾處理補貼標準偏低或尚未完全落實,電價相對較低,導致某些地區垃圾發電企業反映經營困難。同時,一些城市有關部門該給垃圾發電企業的垃圾處理費長期拖欠,垃圾處理費政策落實不到位,也造成了企業的經營困難。
實際上,低價競爭的策略只能導致民眾生活和企業經濟效益的兩敗俱傷。周小華提出,在市場競爭中,低價競爭是不可取的。為了盈利,企業只能通過降低服務質量來降低成本,使整個項目的運行效果遠遠低于設計和預期目標,甚至出現項目停運的現象,環保不可能達標。因此,在項目投標過程中,不能僅僅關注價格高低,而必須看企業的項目經驗,考慮企業的綜合素質。
對此,項光明則表示,目前市場上很多企業進行投標時,都表示不要垃圾補貼費。而根據偉明集團的經驗,項目運營管理的成本一般都在80元/噸左右。對于垃圾焚燒項目,政府在政策上應該予以補助。
信息不透明 民眾抗議頻發
近年來,由于建設垃圾焚燒廠而引發的居民和政府部門間的強烈對立事件層出不窮。政府在推行垃圾焚燒發電的同時,又必須對民眾輿論做出一定的讓步,是導致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停建的重要原因之一。《報告》指出,缺乏與群眾日益增強的社會環保和公共衛生意識相適應的先進環保產業技術、缺乏與公眾日益強烈的知情訴求相吻合的行政決策和公共事務咨詢、推廣機制是最重要的兩大原因。
除了政府應該加強宣傳,并加強對媒體的引導外,孫濤認為,企業自身應該加強與居民的溝通與交流。從這一點上說,威立雅環境服務在其項目的運營中,以組建了居民共建小組,邀請項目周邊居民到垃圾焚燒廠監督的方式,加強與項目周邊居民的溝通與交流,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促進項目的順利運行。
針對選址——這一垃圾焚燒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問題,金州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蔣超表示,北京市政府和朝陽區政府在這方面做了較好的嘗試,在北京市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讓公眾參與,發表意見,決定的項目位置。類似的,日本也采用了聽取民意的方法。
項光明則表示,在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上應該多投入、嚴規范,提高項目的運營和服務質量,不影響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這樣才能與周邊居民建立良好的關系,并實現垃圾焚燒在環保和經濟效益上的“雙豐收”。在項目中,還可以采用聘用項目當地居民,實現工作和監管同時進行,提升居民認可度的方式。此外,他還指出,為了規劃垃圾焚燒行業的發展,政府應該提高準入門檻,規范行業發展。
編輯:付曉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