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3月例會:從監測數據看變化 美麗中國 “顏值” 有多高

時間:2025-03-26 13:11

來源:生態環境部

  目前看,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數據是可靠、可信的,是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高度一致的。當前造假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排污單位。在自動監測方面,主要是一些排污單位為逃避監管,伙同或指使設備運維方造假;在手工監測方面,主要是在排污單位暗示、默許下,一些第三方監測機構為搶占市場或節省成本而造假。

  2022年起,生態環境部聯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開展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專項整治。另外,我部也通過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等方式,強化監測弄虛作假問題的發現和查處。2024年,有兩個公開發布的案例比較典型。一個是排污單位自行監測弄虛作假。2024年,河南某排污單位在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情況下,通過墊高激光發射器、破壞采樣管路的方式,造成自動監測數據嚴重失真,掩蓋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的事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罰款59.68萬元。一個是第三方監測機構弄虛作假。陜西某公司以“包合格”承攬環境監測業務,出具虛假報告222份,獲利76萬余元,陜西法院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對該公司和責任人員定罪判刑,并發出司法建議促推治理。這個案例寫進了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這也是多部門共同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合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一個重要成果。

  下一步,我們將從制度、管理、技術、隊伍四個方面發力,加快遏制并扭轉監測造假態勢。一是強法治。全力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條例出臺,依法壓實排污單位、第三方監測機構等各自法律責任,讓法律“長出牙齒”;二是強嚴管。繼續聯合法院、檢察院、公安、市場監管等單位,持之以恒嚴厲打擊弄虛作假行為,以高壓震懾加快實現“不敢假”;三是強技防。建立基于數智化技術防控理念的“源頭約束―過程穿透”技術體系,力爭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不能假”;四是強隊伍。加強基層生態環境隊伍建設,確保污染源監測監管事有人管、責有人負,把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也歡迎記者朋友們監督。

  謝謝。

  積極推動《生態環境監測條例》早日出臺(答問五)

  華夏時報記者:生態環境部此前就生態環境監測條例公開征求意見,請問該條例目前的進展如何?謝謝。

  蔣火華:生態環境監測事業自上世紀70年代初起步,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目前,關于生態環境監測的法律規定,零散分布在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以及水、大氣、土壤、固體廢物、噪聲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生態環境法律法規中,但不夠全面、不夠系統、不夠集成,難以充分保障監測管理依法行政、監測工作依法開展,也難以有效應對當前生態環境監測面臨的一系列困境和問題。對于出臺生態環境監測條例,我們是矢志不移、久久為功,自從2008年原環境保護部設立環境監測司起,就穩步推進條例的起草、報審、協調等工作。

  2024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在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部分,明確要求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我理解,生態環境監測條例就是生態環境監測最大的制度。加快出臺生態環境監測條例,是落實黨中央改革部署的具體舉措,也是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的共同心愿和強烈呼聲。

  在司法部大力支持下,我們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公開向社會征求對《生態環境監測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生態環境監測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著眼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管理,規范生態環境監測活動,保障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就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監測數據質量保障、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規范。尤其對提高監測數據質量,嚴厲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提出了一系列法規制度設計。各方對此高度關注,來自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檢驗檢測機構、科研機構、法律專家及社會公眾等反饋意見近400條。這些意見很多都十分具有建設性,我們進行了逐一梳理、認真分析、充分吸納。借這個機會,向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的關心表示衷心感謝!您提出的每一條寶貴意見,都是對加強和改進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更高期待,也是我們做好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不竭動力。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配合司法部做好立法調研、論證等工作,力爭推動條例早日與大家見面。條例出臺后,還請媒體朋友們多多關注,幫助我們一起做好宣貫實施工作。

  謝謝。

  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邁出實質性步伐(答問六)

  中國青年報記者: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快速的發展,像DeepSeek這類AI大模型在環保領域的應用也備受關注。我們了解到深圳常州等地已經通過本地化部署DeepSeek實現了環境監測的智能化轉型,請問您是如何看待AI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前景,謝謝。

  蔣火華:感謝您的提問。

  當前,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更迭,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火爆全球,不斷催生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生態環境監測科技含量高、數據資源多,對人工智能應用有著迫切的業務需求,也能夠為人工智能部署落地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目前,DeepSeek已經在我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不少地方生態環境監測部門得到初步應用。

  2022年2月,我們印發了《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試點工作方案》,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監測領域的應用。2023年以來,我們按照加快建立現代化監測體系的要求,全力謀劃推進監測技術裝備的數智化轉型。近日,我部印發了《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數智化轉型方案》,這是推進監測數智化轉型的頂層設計,也標志著監測數智化轉型邁出實質性步伐。

  在這里,我舉幾個例子。比如,在空氣和地表水監測方面,通過開展國控站點數智化改造,讓自動監測實現“無人運維”,現場運維頻次和單次運維耗時將降低70%以上;讓手工監測實現“智能采樣+智能分析”,在采樣上,采用無人機等開展無人采樣,在分析上,分區域建設全自動無人化“黑燈實驗室”,集中承擔水質樣品分析任務,采樣耗時、人員投入和運輸成本將節約50%以上。在生物多樣性監測方面,傳統手段是靠人數、靠人看、靠人辨,我到一些地方調研,現在實時傳輸紅外相機、鳥類鳴聲記錄儀、兩棲爬行動物雷達相機、蝴蝶智能監測儀等新型智能設備,基本能夠實現生物多樣性自動化監測,識別準確率達85%以上。在聲環境監測方面,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監測的儀器設備不僅能監測噪聲分貝數,還能識別噪聲源,辨別是來自機動車等的人為噪聲,還是蟲鳴鳥叫等自然聲音。這些都是新技術為監測賦能的鮮活案例。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