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國資拋售環保資產背后:一場靜悄悄的行業出清與價值重構

時間:2025-03-12 10:06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易簡乾

前文所述的央企集中掛牌環保資產的現象也屬于這種情況,在聚焦主業的要求下,在央企新時代中重新關注、探尋自身定位的大背景下,不少主業并非環保行業的央企與中字頭們剝離環保資產也不難理解了。

此外,在雙碳目標下,氫能、儲能、節能降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成為國資新戰場。一些國資企業拋售傳統環保資產,實則為新能源、新材料等“未來產業”騰挪資金與精力,完成國家戰略性產業的卡位布局。

2、 環保行業從“政策紅利”轉向“市場紅海”

環保行業入行門檻較低,這導致在環保行業因政策紅利成為“香餑餑”的那幾年里,中字頭們可以絲滑入場,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環保行業很快從藍海變成紅海——過去十年環保行業依賴政府訂單高速增長,市政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等細分領域已嚴重同質化。

再加上部分環保項目收益率不高,甚至陷入“建設即虧損”困境。國資體系對資產收益率考核趨嚴,低效資產被迫出清。可謂是“成也門檻,敗也門檻。”

在此情況下,依靠自身基建能力入局環保行業的中字頭們卷不動技術與運維,但躺平了又拿不到項目,也不得不收縮戰略,清出環保資產。

3、 標的資產盈利欠佳,退出部分項目回籠資金

環保行業具有投資體量大、公益性強、回款周期長等特點,這也加大了國有環保企業的經營壓力。為了能夠快速回籠資金,一些國資環保企業在債務壓力下加速退出低收益、長周期的環保項目,回籠資金填補現金流缺口。

例如陜西環保集團、陜西環保投資聯合轉讓持有三秦環保8652.4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0%)一事。據西部產權交易所掛牌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三秦環保營業收入為54.52萬元,凈利潤為1325.97萬元,資產總額5.76億元,負債總額1.38億元。進入2024年,三秦環保的盈利壓力進一步變大。截至2024年9月30日,三秦環保營業收入為2.2萬元,凈利潤為-215.07萬元,資產總額5.68億元,負債總額1.30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一位接近三秦環保人士告訴每經記者,“因為這個行業涉及民生保障,危廢項目投資大,回本慢,效益也受地域原因影響,比如在榆林的子公司效益就不錯,臨近錦界工業園區,還有一些項目因為前期投入較大,設備較為先進,回本周期就會比較長。”此次出售三秦環保股權,股東方也能快速回籠資金,有利于提升公司資金的流動性,確保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如若能夠引入實力強勁的投資方,三秦環保也能夠獲得額外的資金、資源支持。

山東環保集團拋售一系列資產也可能是為了回籠現金,填補缺口。例如去年,山東省環保發展集團生態有限公司欲退出環發齊魯這家公司。筆者發現,財務數據方面,2024年1-5月,環發齊魯實現營收238.93萬元;實現凈利潤77.28萬元。凈利潤實在偏低,山東環保集團將其出售,也有利于出清低效資源,為自身輸血。再比如山東農業發展集團擬轉讓上海水發聯創60%國有股權,后者2023年全年凈利潤僅為36.83萬元,2024年截至4月30日凈利潤-9.63萬元。

此外,環保行業嚴重的應收賬款問題也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E20綠谷工作室曾在《污水處理服務,全國欠費估計2000億?》一文中估算,僅水務行業的污水處理服務費就欠費超過2000億元。若放眼整個環保行業,應收賬款總額只多不少。

在此背景下,一些企業在掛牌環保資產時,也承擔著來自應收賬款的重壓。今年中原環保公告,公司與鄭州紫盈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產權交易合同,將其在污泥新材料公司的35%股權以149.42萬元的價格轉讓給鄭州紫盈。據中原環保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88億元,同比下降22.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8億元,同比增長19.32%。而應收賬款則達到了62.46億元。

今年2月27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就應收賬款問題向中原環保提問。中原環保則回復,目前,公司將應收賬款回款事項作為年度重點工作之一。公司將多措并舉,積極開展應收賬款回款工作,切實保障公司健康穩定發展。

圖片來自深交所互動易平臺

03紅海之中,環保行業該如何打好突圍戰

1、 創新是王道,讓行業價值重回技術與產品

環保行業利潤低是長久以來行業發展的痛點,也是限制環保走向產業化的重要原因。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除了環保行業工程屬性嚴重之外,還有早期準入門檻低這一因素。低門檻讓外行能輕易“跨界”到環保行業,擠占市場空間,間接導致環保企業內卷加劇,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此次部分國資企業退出環保行業未嘗不是一個機會,讓環保行業的價值回歸技術與產品,騰出空間讓真正能創新、有技術的企業走進市場并貼近客戶。

國家層面,也為促進環保行業的長足、良性發展出臺了相關政策。2025年2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6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意見》,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培育生態環境科技領軍企業,加大對生態環境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牽頭建設協同創新組織,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2、 減少政策依賴,擁抱市場需求

長期以來,環保產業都是以政策為導向。但需要正視的是,企業過于依賴業主為單一政府的市政環保項目,將面臨訂單縮水與回款風險。

何況當前環保產業“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結束,當前的環保治理需求已經走到了下一個階段,市政環保項目的增長到達了天花板,環保行業要走下去就要自己去找需求、找市場,行業發展要從“政府補貼導向”轉向“市場需求導向”。

我國工業企業眾多,工業環保市場的需求較為旺盛。當前不少環保企業正將自身的業務從“To G”轉向了“To B”,挖掘工業治污市場的需求。工業環保市場的客戶為企業,這類客戶支付能力相比較好,對違約糾紛也更為慎重,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雙方在結款時的推諉拉鋸。且工業環保項目周期短回款快,也適合環保企業改善現金流。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