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2-28 09:4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張磊整理
2024年12月20日,在"2024(第十八屆)固廢戰略論壇"現場,E20環境平臺固廢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員潘功博士攜年度重磅研究成果亮相。
潘功博士特別指出:"今年我們面向會員企業輸出的研究成果創歷史新高。"現場獨家首發《生活垃圾焚燒運營報告》(2025)、《30-60下的節能與能源服務機會》(2025)、《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分析報告》(2024)三本研究報告。從發布的情況來看,目前我們的行業研究報告基本覆蓋了固廢行業的各個細分領域。
規模化擴張接近尾聲,運營能力提升成行業共識
面對大中城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接近飽和的現狀,行業增長的重心正悄然向中西部地區及縣域市場偏移。與此同時,項目不確定性的增加促使垃圾焚燒企業從“規模擴張”的傳統戰略向“效益提升”的新戰略轉型。在此背景下,提升存量資產的運營效率已成為整個行業的共識與核心追求。
為了應對這一轉型挑戰,我們需要深入探討如何提升行業的運營水平?企業在追求運營提升的過程中應當如何對標?如何在存量市場中實現高質量的運營?要想回答這些問題需要深入垃圾電廠運營一線不斷鉆研,找到企業運營過程中的痛點和阻點,以滿足項目單位高質量進階的現實需求。
在此背景下,E20研究院固廢研究中心依托垃圾焚燒“雙百跨越”行動,在實際入場評價中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料,并結合我們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形成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生活垃圾焚燒運營報告》。該報告的發布標志著我們的日常研究重點已轉向提升垃圾焚燒電廠的運營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垃圾焚燒“雙百跨越”行動得到了“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的大力支持,同時,有機固廢“雙百跨越”行動也在按計劃穩步推進,敬請各界持續關注(相關鏈接:官宣!有機雙百正式集結,整裝待發邁向高質量)。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本報告將陸續向會員單位提供。
運營報告主要分為提質篇、降本篇和開源篇三個部分。其中提質篇以垃圾焚燒“雙百跨越”標桿行動為支撐,為垃圾焚燒企業指出了六條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企業可參照標桿廠不斷改進自身的運營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降本篇以垃圾焚燒生產運營過程中的成本控制為支撐,向讀者全方位、多層次介紹了垃圾焚燒實現降本增效的可行路徑。此外,開源篇為垃圾焚燒企業在存量市場如何保持高速增長提出了幾條切實可行的發展通路,為項目單位在實際運營管理中提供新的思路。
該運營報告基于標桿廠的實際運營數據,充分展現了行業的先進水平,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標尺。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當前的運營狀況,并與行業平均水平及優秀水平進行對比分析。這不僅能夠揭示我們在運營上的差距,還能夠指導我們向標桿廠看齊,不斷提升自身的運營水平。
雙碳背景下催生的節能與能源服務機會
在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背景下,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碳排放大國,雙碳行動的提出顯得尤為重要。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運輸、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進行系統性改革。
潘功博士強調在論壇的熱烈討論中,眾多企業紛紛展示了它們在新能源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嘗試?!?0-60下的節能與能源服務機會》的推出重點解決傳統環保企業如何基于現有業務優勢切入新能源領域這一核心命題。報告通過自主業務相關性、商業模式相關性、服務職能相關性三維路徑分析,構建"產業共生型"轉型框架,強調新能源布局與環保主業的協同性而非割裂式發展。
在自主業務相關性方面,報告深入探討了產業鏈延伸與擴展的重要性,并聚焦于如何在現有業務鏈中挖掘高附加值的新機遇。以垃圾焚燒為例,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企業需思考如何挖掘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使售電收入成為更加多元且可持續的盈利來源。同時,清潔能源供熱作為地方政府重點扶持的項目,未來利用垃圾焚燒余熱為居民和工業用戶提供熱量,不僅是提升企業能源效率的責任所在,更是拓展業務版圖的新機遇。此外,還詳細闡述了生物制氫、生物甲醇、生物柴油和生物天然氣等前沿熱點領域的競爭格局、發展趨勢及行業現狀,為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市場洞察。
在商業模式相關性方面,報告充分利用傳統環保企業商業模式的互通性,探討了特許經營模式在市政公共服務領域的成功經驗如何助力企業跨越到供熱、儲能、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領域,實現持續穩健的發展。
隨著風電、光伏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新產生的“三廢”問題日益凸顯,成為行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新挑戰。對此,環保企業憑借其長期積累的末端治理經驗,可充分利用服務職能的相關性,積極介入戰略新興行業的產業鏈條,從而開辟新的發展增長點,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循環經濟引領潮流,資源化版塊持續升溫
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起步較晚,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尚存一定差距,但這恰恰凸顯出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提升空間。在垃圾分類、雙碳目標、無廢城市、循環經濟等一系列政策的強有力推動下,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些政策不僅為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更是指明了前進方向。一方面,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政策措施,從規劃布局、技術支持、資金扶持等方面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建筑業的持續發展,建筑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加,為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作為固廢研究領域的深耕者與創新者,E20研究院固廢研究中心始終秉持"研究驅動變革"的理念,持續追蹤固廢細分領域的動態演進。基于過去長期對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深度觀察與數據積累,使得《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分析報告》得以成型。
報告通過全面分析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通過深入調研和數據分析,揭示行業發展的內在規律和潛在動力。報告將從政策環境、市場需求、技術進展、產業鏈協同等多個維度出發,對建筑垃圾處理行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和解讀。同時,報告還將結合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成功案例,提出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和發展策略,為政府決策和企業發展提供有力參考。
作為固廢研究中心年度系列報告的開篇之作,本報告填補了建筑垃圾治理領域的系統性研究空白。
截至目前,E20研究院固廢研究中心憑借其長期的深耕細作業,已構建起一套全面而成熟的研究體系。所涵蓋的研究報告涉及垃圾焚燒、有機固廢、環衛服務、危險廢物、土壤修復、垃圾填埋等多個細分領域。此外,我們每年定期向企業綜合發布年度研究報告,并特別為企業決策者量身定制總裁報告,旨在為企業高層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戰略洞察。在現有研究體系的基礎上,生活垃圾焚燒運營報告、30-60下的節能與能源服務機會以及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分析報告的發布進一步強化了我們的研究深度與廣度。這一系列報告的發布,不僅彰顯了我們在固廢各細分領域研究的深厚底蘊,也標志著我們的研究體系愈發趨于完善與成熟。
此外,潘功博士特別指出,為響應國家環保號召減少污染,當前的報告已采用電子版形式,對所有會員企業開放,會員只需登錄報告電子系統即可獲取。但是如果有紙質版的需求可以找會員部門申請。
這是整體報告團隊和顧問團隊,謝謝大家。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