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9 09:5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王妍
浙能錦江環境始終秉承“讓城市更美麗,讓環境更自然”的企業使命,踐行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作為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先行者和引領者,浙能錦江環境穩健經營。浙能錦江環境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業績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加16.9%至人民幣28.1億元,公司核心業務垃圾焚燒發電收入同比增長13.9%。
2019年,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浙能集團”)入股中國錦江環境控股有限公司,成為最大控股股東,自此,浙能錦江環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浙能錦江環境”、“公司”;股票代號:BWM)這個新名片展現在公眾面前,開創新聚變,開啟新征程。
作為浙能集團唯一固廢平臺和發展循環經濟的主抓手,浙能錦江環境有效融合國企規范性與民企靈活性,推動國內與國際市場布局穩步發展。公司始終秉承“讓城市更美麗,讓環境更自然”的企業使命,踐行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作為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先行者和引領者,浙能錦江環境穩健經營。浙能錦江環境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業績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2021年前三季度”)增加16.9%至人民幣28.1億元,公司核心業務垃圾焚燒發電收入同比增長13.9%。此外,公司蟬聯“2022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第316位,較2021年排名上升12位。
01數智賦能高質量發展,站穩國內,走向國外
1998年,浙能錦江環境在國內建立了第一家異重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發電廠,是中國首家開發異重循環流化床技術并使之工業化的垃圾焚燒發電運營企業。24年來,浙能錦江環境不斷以創新驅動發展,進行了垃圾燃料化、均質化的技術研發和高溫高壓流化床垃圾焚燒爐的引進和研發。
針對存量流化床,浙能錦江環境董事長韋東良在“2020(第十四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分享的主題演講中指出:作為并購后的新經營者,面對問題,浙能錦江環境有兩種選擇:推倒重來和破局聚變。浙能錦江環境堅定的選擇了第二種方式,做出了新的聚變,即破局聚變,通過管理提升,改進現有流化床鍋爐運營水平,整合提升流化床技術和爐排爐技術應用。(相關閱讀:浙能錦江環境韋東良:新聚變、新發展)
管理提升重要的一部分則是借助AI技術。近年來,浙能錦江環境一直在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將AI技術應用在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為解決流化床鍋爐運行難點,公司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垃圾發電廠試點,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AI智能化手段,打造了一個垃圾焚燒優化引擎,通過圖像視頻識別、云計算、機器學習等手段,實現鍋爐自動化燃燒控制,是國內垃圾焚燒行業首個成功案例,煥發了流化床鍋爐的新活力。
在數字浪潮中,浙能錦江環境通過生產級自動駕駛-設備級數字孿生-電廠級智慧管理-企業級經營大腦四步走戰略,將數字技術引入生產管理、經營分析等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推動企業數字化改革進程,促進業務數字化、員工數字化、經營數字化、環保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提升組織協作能力,數智賦能提升垃圾焚燒運營管理水平。自動燃燒控制系統的應用可有效提升環保管理水平,排放穩定性提高達50%以上,同時排放濃度可降低2/3以上;大幅減少人工操作強度達85%以上,為實現無人值守垃圾焚燒工廠奠定基礎。此外,經測算,公司在自動燃燒控制改造項目中一次性投入約3000萬,每年新增收益達2000萬元以上,數字化改革可大幅降低廠用電率,減少生產成本,獲得更高產出,已為公司帶來了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投入產出關系。
公司力爭在國產化垃圾焚燒發電技術方面做推廣者和引領者,在流化床技術和爐排爐技術應用方面做整合提升者,在垃圾發電企業運行方面做優秀管理者。
據悉,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中國境內擁有并運營25家垃圾焚燒發電廠,并且公司旗下電廠一半以上位于省會或直轄市等大城市(如:武漢市、昆明市、鄭州市、長春市、銀川市、杭州市、天津市、石家莊市等 ),人口密集,垃圾量豐富,垃圾質量優質,且均有一定幅度增長、提升。
不僅如此,浙能錦江環境也在積極布局海外業務,東南亞、南亞、歐洲等地區均有公司落下的“棋子”。浙能錦江環境在努力做到穩步推進國內業務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一帶一路”等號召,拓展海外版圖,走向國際。
02協同循環,多元發展,著力打造城市生態綜合體
浙能錦江環境不僅致力于成為國產化垃圾焚燒發電技術方面的推廣者和引領者,同時還對新的協同循環效應進行思考和挖掘,使公司產業鏈進一步做延伸。
近年來,在雙碳戰略和無廢城市建設的大格局下,浙能錦江環境由單一的垃圾焚燒發電運營商,逐步轉變為協同處置污泥、餐廚、工業垃圾、建筑垃圾、填埋垃圾、病死動物等多元廢物處置的綜合服務商。公司積極倡導科技創新,將新技術與傳統的垃圾焚燒發電整合起來,不斷發揮協同循環優勢,數智賦能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城市生態綜合體,努力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
在湖北省武漢市,浙能錦江環境已依托武昌垃圾發電廠繪就了城市生態綜合體的美麗藍圖,電廠目前正在全力謀劃、推進改擴建項目,計劃于2025年前以垃圾焚燒發電廠為中心,打造一座可高效協同處置多種城市廢棄物的循環產業園,為城市供應清潔的電力和熱力,建成后電廠的垃圾處理能力將達到5500噸/日。在設計初期,浙能錦江環境已考慮應用自動駕駛、數字孿生等AI智能化技術,并引入高參數設備,通過大幅提升運營效率,更好的實現電廠高質量發展。昔日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正逐漸蝶變成為生態優美、自然融合的花園式智慧工廠,為武漢市的清潔美麗城市建設賦能添彩。
浙能錦江環境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業績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中國境內投資并運營25家垃圾焚燒發電廠,2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和9個垃圾資源化設施,垃圾處理能力達41,955噸/天;另外,公司在境內外有4個在建的垃圾發電項目,16個籌建垃圾發電項目,3個籌建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和1個籌建的垃圾資源化項目,正按計劃積極推進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待所有在建、籌建項目全部建成后,浙能錦江環境的垃圾處理能力將達到62,220噸/天。
行穩致遠,守正出奇。浙能錦江環境始終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在“雙碳”背景下,推進數智融合更深、更實地在固廢行業發揮更大的價值,致力于成為卓越的環境守護者。
浙能錦江環境已多次榮獲固廢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稱號,2022年度(第十四屆)固廢企業評選接近尾聲,預知今年戰績又將如何?結果將在2022(第十六屆)固廢戰略論壇上揭曉,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