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1-07 11:54
來源:生態環境部
中國一貫堅持減緩和適應并重,將主動適應氣候變化作為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一是加強適應氣候變化頂層設計。2022年,我們聯合其他16個部門印發了《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文件,對當前至2035年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作出系統謀劃。二是強化地方行政區域和重點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力度。各部門、各地方積極采取行動,截至目前,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已印發實施本地區的行動方案,13部門聯合印發《國家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行動方案(2024—2030年)》,有力推動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三是開展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了39個城市作為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積極探索氣候適應型城市的建設路徑和模式。此外,我們還積極推動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強化黃河流域、青藏高原等重點區域適應氣候變化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推動落實《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著力完善適應氣候變化工作體系,加強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強化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力度,提升重點領域和關鍵區域氣候韌性,積極防范氣候風險。
在今年的COP29氣候談判中,適應問題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重要關切和優先事項。去年迪拜大會達成了阿聯酋氣候韌性框架,進一步細化落實《巴黎協定》關于全球適應氣候變化的目標。我們期待今年巴庫大會繼續就氣候韌性框架的實施,特別是發達國家承諾到2025年適應氣候變化方面資金翻倍作出安排,提升各方互信。
裴曉菲:感謝夏應顯司長,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再過兩天,我們即將迎來第25個中國記者節,借此機會,預祝大家記者節快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就離不開記者朋友們的辛苦付出,希望各位能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宣傳生態環保工作,共同講好中國的生態環保故事!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