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28 10:59
來源:中國水網
五、四十二章經的“二生三”
1、“二生三”的啟發,就是在當下的局面,對于管理者必須做到“既要又要”。這個含義得到了高度肯定,這次修訂結合對佛學和心學的閱讀,盡力補上。
2、周星馳的電影成為極品的一個原因,就是內涵于勇敢的笑對慘淡的人生,依然堅守著善良和努力,從不躺平。
3、總看到一些人,把天命、道德經乃至佛經理解為躺平,私以為都是錯的。道德經說“有無相和”,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躺平之人自以為得道,笑別人還在“有”中掙扎,卻不知自己也墜入了“無”“空”之井。
4、幸運的70后可以渾渾噩噩如我,總有點機會在等著我去混到亡羊后痛醒,補牢后還可以得過且過,但是未來的00后10后乃至20后呢?讀者們都即將或者早已為人父母,要提防的,是不要再讓自己的認知成為孩子人生的天花板,讓他們繼續成為普魯士教育的典型犧牲品,墜入了鐵杵成針的陷阱,變成了自私又短見的慕容復,或不懂管理的岳不群。
正文
閱讀上篇?? 人生總起個大晚,這次難得趕個早集|君子不器|上
四、感恩
話再說回來,這本書的第一版,除了前幾篇,后面其實也是不夠好讀的,原因前面說過了。羅振宇、李善友等以之熱火流行的短頻快的爽文時代早已經結束了。解法都在自己身上,不經過痛苦的摸索很難有所得,寫書者能做好催化師已經難得了。我在CEO班上開篇一般都會談到這一點。
此外,這本書對沒有管理經驗的人而言,有一半內容是難以感受的,畢竟經歷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那么沒有經歷當然也是極大的貧瘠,雖然對前者也會有一些人有只經歷而不思考的浪費,后者也可以通過提前學習和有效思考來獲得一些彌補。有小楊小李等等和我說這書實在太艱深,但也有吳總在我辦公室和我在交流中深度共鳴,方總也說,這本書明顯好于我的第一本。
在此,我由衷的感謝宋總,據李總說他讀完后又買了二十本供全體高管學習研討,后竟又買了五百本給省里環保協會的各會員企業家。類似的還有潘總,甚至對比了密版(沒被出版社刪減過),哈哈,之后他買了八十本。還有閻總的四十本、黃總的二十本、李總的二十本、唐總的十本,再次一并致以謝意!
(國慶假期后,宋總購買的500本書安排了郵寄)
當然,還有愿意投入時間動筆的各位讀者,為我寫了精彩的書評,已經發布的都在如下的鏈接里,很多比我寫的更精彩。
流水拾花: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一)“人生若只是初見”
流水拾花: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二)“朝花夕拾,相見歡”
歡迎更多的讀者“奉”上你們的高見,我們都會認真的納入“流水拾花”。
(“流水拾花”是薛總想出的詞兒。流水拾花,顧名思義,撿拾流水里的花朵,具有濃厚的象征意義。事實上,流水拾花,是圍繞《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的一系列讀者的解讀、啟發、感悟的合集。)
藝術的核心是留白,管理的核心是留白,其實寫好一本書的核心也是留白。高手們的同行和同解,是一起對道德經這本“萬經之王”共同鉆研,由此我收獲了不少真心相交的好友,包括寫書期間為了辯經,一直打擾的幾位朋友。這一點,蘇伊士張軍總說的太真切了,感動得我幾乎要“中”淚縱橫:““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到了這個年紀,朋友們也悟到了孔子的另外一番話:“與君數,斯疏矣;與友數,斯遠矣”,好像再難得不厭其煩的“直”的朋友。這一次,我感覺有了這一冊書在手,就有了薛濤這個朋友。”(相關閱讀:蘇伊士張軍:六經駐我,為薛濤“磕經”史作序)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