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專欄 > 正文

專訪杭世珺:污泥處理處置困局和未來

時間: 2024-10-24 10:30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杭世珺

近日,值水業高級技術沙龍二十周年之際,E20環境平臺成功舉辦“污泥沙龍二十周年紀念活動暨污泥綠皮書新編啟動儀式”。作為污泥綠皮書的主筆者和親歷者,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副總工程師杭世珺在活動當日接受了中國水網的專訪。

二十年前,E20環境平臺(時稱“中國水網”)和清華大學環境系共同組織了第一次水業高級技術沙龍,在這次沙龍上,我國污泥問題第一次被拿到臺面上,得到了專家們的集體會診。這次沙龍后,由杭世珺等執筆,將沙龍中專家們的觀點進行整理,并據此發布了污泥綠皮書——《污泥處理處置的認識誤區與控制對策》,它凝聚了當時業界對污泥問題的深刻認識和共同愿景,為后續的政策制定、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日,值水業高級技術沙龍二十周年之際,E20環境平臺成功舉辦“污泥沙龍二十周年紀念活動暨污泥綠皮書新編啟動儀式”(相關閱讀:“泥好嗎”——污泥主題嘉年華系列活動正式開幕!)。作為主筆者和親歷者,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副總工程師杭世珺在活動當日接受了中國水網的專訪。

640.png

杭世珺

01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杭世珺回顧了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發展歷程。

從上世紀70年代我國探索建設污水處理廠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但在早期經濟發展條件有限的背景下,我國污水處理行業一直都是“重水輕泥”。隨著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加速,污泥問題從無到有。污泥問題真正被重點關注是在2000年以后,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污泥處理處置才真正開始了其發展之路。


第一階段: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間,是污泥處理的起步階段。

早期,污泥一般都是經過簡單脫水,將泥餅外運填埋,缺乏專門的處理標準和規范,導致出現安全問題和污泥堆積問題。2000年,建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部聯合印發了《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規定日處理能力在10萬噸以上的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宜采取厭氧消化工藝進行處理;10萬噸以下的,可進行堆肥處理和綜合利用。污泥問題被關注起來,但“宜處理、可處理,都是很弱的提法,基本沒做強制性要求。”

2003年,三峽庫區建設以后,17座污水處理廠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妥善規劃污泥的處理處置,引起當地不滿。

時任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總設計師的杭世珺在三峽做污水處理工作期間,看到了這樣走下去的難點,“簡單脫水后的污泥在填埋場無法處置,機器一碾過去像口香糖似的,把機器都弄癱瘓了。”

2004年,在多方溝通后,由杭世珺發起,并邀請時任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的王凱軍、時任北京城市排水集團總工程師的王洪臣和時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的陳吉寧等專家共商污泥問題,時任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傅濤博士和時任中國水網(E20環境平臺前身)總經理張麗珍召集組織了中國水網的第一期水業高級技術沙龍,重點討論“污泥處理處置的認識誤區與控制對策”

時任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的鄭興燦、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王偉及黃霞教授、時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室主任的陳同斌等技術專家也都參與了此次沙龍的專題討論。

在當時已經開始污泥處理處置探索的一些企業們也參與到了沙龍的討論中,如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意大利渦龍設備與工藝公司、德國瓦巴格公司、上海金州環境工程技術公司等企業的技術代表。

污泥問題第一次被拿到臺面上,得到了專家們的集體會診。沙龍后發布的污泥綠皮書中談到的污泥處理處置問題和現狀,引發了各界對污泥處理處置問題的重視,并使污泥處理處置的若干認識誤區得以澄清,進而幫助和促進了有關技術路線和技術政策的制定。

200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部三部門聯合發布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雖然這個政策還是以技術為主導內容,但卻是污泥處理處置政策層面的第一聲槍響,標志著污泥處理處置產業化的開端,市場的真正形成也已希望在即。

2010年至2020年期間,中國污泥處理進入了一個緩慢發展的第二階段。

這一時期,隨著對污泥問題認識的加深,行業開始尋求和引進國外技術,包括干化技術、厭氧消化技術、好氧堆肥技術,以及污泥深度脫水和干化焚燒等技術。在此期間,污泥處理處置的工藝設備取得了顯著進步,國內企業也開始自主研發焚燒和干化設備。

杭世珺表示,這與污泥綠皮書的發布密切相關,該書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進而提升了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污泥處理的關注度和支持力度,促進了技術和產業進步。杭世珺從日本公派留學回國后,結合在日本的學習和考察成果,為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探索提供了指導和借鑒。多次在公開場合,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為企業對國際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帶來了寶貴的意見。而在市場實踐中,這些企業都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不僅市場表現活躍,同時期,行業開始加強標準和規范的制定,2011年,住建部和發改委聯合頒布《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成為污泥領域標志性的政策,其中就列出了6種較為流行的處理工藝。主導和參與了第一期水業高級技術沙龍的很多專家,對該技術指南的發布起到了關鍵作用,如技術指南的主要主導人之一王洪臣,以及杭世珺、陳同斌等都擔任了主要起草人,技術指南由住建部與國家發改委以建科[2011]34號文件發布實施,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指導和支持。

編輯: 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杭世珺熱文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杭世珺

杭世珺,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原副總工程師,北控水務集團顧問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主任;教授級高工,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四十多年來在城市排水工程(排水管網、泵站及污水處理廠等)和城市固廢處理與處置工程的設計與研究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設計和管理經驗。

作者新文章

作者熱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