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7 11:31
來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三是懲處有力?!稐l例》對于性質嚴重的違法行為,堅持重典治亂,加大懲處力度,有效防范遏制。比如剛才講到的碳排放造假等問題,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涉及技術服務機構,因為碳排放相關檢驗檢測等工作專業性很強,離不開技術機構,技術機構的數據造假是非常嚴重的一種違法行為,《條例》對于接受委托編制年度排放報告以及對報告進行技術審核的技術服務機構,有篡改、偽造數據資料等弄虛作假行為的,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首先是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0萬元的,要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禁止從事相關業務。對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5年內禁止從事相關業務。就是堅持“雙罰制”,既對機構處罰,又對相關責任人員個人進行處罰。又比如,對于操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萬元的,處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這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大家可以看到,懲處力度是非常大的。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我的問題是,目前碳排放權交易覆蓋的行業具體有哪些?對于下一步碳市場擴容有怎樣的考慮?謝謝。
趙英民:
謝謝您的提問。中國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發電、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重點行業,這八個行業占到了我們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的75%左右,這些重點行業工業化程度高,有一定的人才、技術、管理基礎,更容易實現對碳排放的量化控制管理和影響含碳產品和服務的價格。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納入了發電行業。剛才我介紹,排放量大約是51億噸,占到了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40%以上。將高排放行業盡早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就是說抓住全國75%的排放,充分發揮市場在碳排放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可以使得我們全社會的降碳成本實現最優、最小化,從而助力實現我國的雙碳目標,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和美麗中國建設。
《條例》對確定行業覆蓋范圍和重點排放單位相關的工作程序進行了明確,未來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先易后難的原則,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情況,國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體要求,綜合考慮行業的碳排放量、數據質量基礎、減污降碳協同、行業高質量發展等因素,優先納入碳排放量大、產能過剩嚴重、減污降碳協同效果好、數據質量基礎好的重點行業。擴圍工作將把握好節奏力度,科學合理確定不同行業的納入時間,分階段、有步驟地積極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碳排放重點行業,從而構建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
關于擴圍工作,目前我們已經開展了兩項工作,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是生態環境部每年在全國范圍內對上述重點行業組織開展了年度的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工作,也就是除了電力行業之外,其他7個行業雖然沒有納入配額管控,但是其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工作,我們已經開展起來。
二是開展擴圍的專項研究。對重點行業的配額分配方法、核算報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擴圍實施路徑等,開展了專題研究評估論證,相關的技術文件起草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我們正在積極推動,爭取盡快實現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首次擴圍。
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對于政府部門、行業乃至重點排放單位,都是新生事物。我們將堅持成熟一個、納入一個的原則,充分借鑒運用好已有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和經驗,加強擬納入行業的碳排放管理的制度建設、數據管理、宣傳培訓,使這些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在納入碳市場后,能夠滿足碳市場的管理要求,確保碳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推動相關行業和重點排放單位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謝謝!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但與國際上已經成熟的碳市場相比,我國碳交易機制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碳市場活躍度不足等。請問《暫行條例》的發布,將為我國碳市場建設提供怎樣的發展條件?謝謝!
趙英民:
謝謝您的提問。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兩年半以來,總體運行平穩,我們也組織專家進行了評估,總的結論就是中國的碳市場總體表現要好于發達國家碳市場建設初期。但是作為一個仍處于起步階段的新生事物,和發達國家成熟的碳市場相比,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建設和完善的地方。剛才您提到的市場活躍度、行業覆蓋范圍,以及市場參與主體、交易不活躍等,這都是需要我們在碳市場建設下一步逐一克服的問題。
《條例》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就當前碳市場存在的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應該說,為我們逐一克服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強大的法律支撐和保障。除了剛才我介紹的要著力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之外,進一步推動碳市場建設還有這么幾個方面的工作,在《條例》中都有明確的。
一是逐步推行免費分配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碳配額分配方式。目前,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分配方式是免費發放,國際上成熟的碳市場大都已經開展了免費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實踐?!稐l例》明確,配額分配根據國家有關要求逐步推行免費分配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方式。適時引入有償分配并逐步提升有償分配比例,這樣有利于控制碳排放總量,使碳價更真實地反映碳減排成本,更好地發揮市場作用,從而推動雙碳目標實現,也提升我國碳市場在國際碳定價當中的話語權。
二是建立市場穩定機制。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效的市場調控手段還不足,市場穩定機制尚不完善?!稐l例》將市場調節需要作為制定碳排放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的重要考慮因素,開展市場調控,平衡市場供需,防止碳價格失控等市場風險,為保障碳市場健康平穩有序運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