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7 11:31
來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和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長張要波介紹《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謝應君(欒海軍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謝應君: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近日,《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已公開發布,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先生,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長張要波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們先請趙英民副部長介紹情況。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 趙英民(徐想 攝)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 趙英民:
謝謝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向大家介紹國務院剛剛頒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及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情況。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及全國碳市場建設的關心、支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要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
建設統一的全國碳市場,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綠色化、低碳化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及黨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等文件中,都對全國碳市場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全國碳市場不僅可以發揮市場在碳排放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還可以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結合,是實現全社會降碳低成本的政策工具,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
中國的碳市場是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就是強制碳市場,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也就是自愿碳市場組成,強制和自愿兩個碳市場既各有側重、獨立運行,又互補銜接、互聯互通,共同構成了全國碳市場體系。
日前,國務院李強總理簽署了國務院令,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第一部專門的法規,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了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具有里程碑意義。《條例》重點就明確體制機制、規范交易活動、保障數據質量、懲處違法行為等諸多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為我國碳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開啟了我國碳市場的法治新局面。《條例》的出臺對我國雙碳目標實現和推動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的意義。
全國強制碳市場啟動兩年半以來,總體運行平穩,制度規范日趨完善,市場活躍度逐步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全面改善,碳排放管理能力明顯提升,價格發現機制作用日益顯現。今年初,全國自愿碳市場開始以來,運行總體平穩。全國碳市場在促進企業減排溫室氣體、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為全社會開展氣候投融資、碳資產管理等碳定價活動錨定了基準價格,推動社會各界關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積極參與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的低碳化、綠色化,從而推動全社會的綠色低碳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以本次《條例》出臺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條例》的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大相關政策配套制度完善,保障市場健康平穩有序運行,嚴格依法管理規范操作,積極推進碳市場的建設,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我們的貢獻。
下面,我愿意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謝謝!
謝應君:
謝謝趙英民副部長。下面歡迎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人民日報記者: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正式上線交易,請問目前碳市場的建設和運行狀況如何?在推動實現雙碳目標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謝謝。
趙英民:
謝謝您的提問。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就是我們說的強制碳市場選擇了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2021年7月正式開市,目前已經順利完成了兩個履約周期,第一個履約周期是2019—2020年,第二個履約周期是2021、2022年。目前看,實現了預期的建設目標。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納入重點排放單位2257家,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兩年半以來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努力下,主要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效:
一是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制度框架體系。國務院印發實施《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生態環境部出臺管理辦法和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等3個管理規則,以及發電行業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技術規范和監督管理要求等,對注冊登記、排放核算、報告、核查、配額分配、配額交易、配額清繳等涉及碳排放權交易的關鍵環節和全流程提出了明確要求和規范,初步形成了擁有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標準規范以及注冊登記機構和交易機構業務規則組成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法律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
二是建成了“一網、兩機構、三平臺”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建成了“全國碳市場信息網”,集中發布全國碳市場權威信息資訊。成立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交易機構,對配額登記、發放、清繳、交易等相關活動精細化管理。建成并穩定運行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交易系統、管理平臺三大基礎設施,實現了全業務管理環節在線化、全流程數據集中化、綜合決策科學化,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基本形成。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