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9 10:09
來源:瀚藍環境
1月4日-1月5日,2023(第十七屆)固廢戰略論壇在北京舉行,瀚藍連續10年蟬聯“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瀚藍城服榮獲“環衛行業最具社會責任企業”;多個焚燒項目獲評“雙百跨越”垃圾焚燒標桿廠等榮譽。瀚藍副總裁曾飛受邀出席并做主題分享。
當前,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國家對生態環保事業的要求不斷提高,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我國環境產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發展。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新時代下,中國環境企業如何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的商機,找到生存發展的新路,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需要持續探討的課題。
深耕資源化利用與協同
瀚藍助力“無廢城市”建設行穩致遠
瀚藍環境副總裁曾飛作“深耕資源化利用與協同,瀚藍助力‘無廢城市’建設行穩致遠”主題發言。
“無廢城市”建設是城市轉型、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固廢資源化利用與協同,是實現循環經濟和可持續城市發展的重要手段,是“無廢城市”建設走向深入的進階之路。瀚藍從“多源固廢處理深度資源化”“固廢產業鏈縱橫一體化協同”“城市綠色產業協同”三個維度,分享了社會綜合成本最小化、社會綜合價值最大化的“瀚藍模式”。
多源固廢處理,深度資源化、產品化
經過多年的打磨,固廢治理的“瀚藍模式”已實現從“資源化1.0”到“資源化2.0”的轉變,取得更高資源化、更低碳的轉換附加值。
“資源化1.0”階段,通過以垃圾焚燒發電為能源核心協同處置不同的固體廢物,產生了綠色電能、實現了初步的資源綜合利用。但是,固廢處理過程產生的副產品和二次廢棄物,如生活垃圾處理后產生的滲濾液和爐渣,餐廚垃圾處理后產生的沼氣、油脂、沼渣,干化后的污泥等,尚未被全面資源化利用,資源化的產品利用價值、碳減排的潛力未被充分挖掘。
“資源化2.0”的“瀚藍模式“,從現有資源化深度利用、二次廢物和副產品全面資源化兩個維度進行了全面升級。
在現有資源化深度利用方面,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產生的蒸汽余熱,為焚燒項目周邊企業供應綠色熱源,助力節能降碳;餐廚垃圾產生的沼氣用于制氫,獲得更低成本、更清潔低碳的氫能;餐廚垃圾的廢棄油脂用于提煉生物柴油、綠色甲醇;農業廢棄物產生的肉骨粉用于研制高端生物有機肥和昆蟲蛋白。
在二次廢物和副產品全面資源化方面,如爐渣、飛灰等用于制作綠色環保磚等建筑材料;滲濾液經處理后用于園區循環利用;餐廚垃圾的沼渣沼液用于研制綠色有機肥料;干化后的污泥用于焚燒發電;工業危廢產生的氨、富氫氣體用于制成氨水、氫氣。
通過系列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現有資源的深度利用獲得了更高資源化價值,二次廢物和副產品全量利用,原料化利用向產品化利用升級,實現固體廢棄物“零廢棄”和100%資源化利用, 助力“無廢城市”建設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縱橫一體協同,高度集約化、數智化
“無廢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解決體積龐大、種類繁雜的固體廢物治理問題,因此,有著集中化、統籌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特點的產業園模式優勢明顯。瀚藍匹配“無廢城市”建設打造了縱橫一體化的固廢治理整體解決方案,形成了前端“大市政”管家式服務、中端集約型“大分流”+“細分類”轉運處理、末端多源固廢全面協同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完整產業鏈。與此同時,還通過數智創新和科技賦能,打造“無廢城市數字大腦”促進城市固廢處理全鏈條運營提質增效。
城市產業協同,能源化、綠色化
環境產業與城市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連,近年來,瀚藍通過固廢處理、能源供應、供水和排水四大業務板塊的相互協同,不斷完善和延伸產業鏈,為城市提供優質的綜合環境服務,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市政源頭、工業源頭、農業源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此外,瀚藍還實現與城市的產業資源互聯互通,如解決佛山南海的鋁灰處置問題,為南海鋁型材產業發展解決后顧之憂;又如創新打造餐廚垃圾沼氣制氫項目,助力緩解氫能之都的氫能缺口問題,與城市的綠色發展實現有機結合,真正實現“生態生活全產業鏈”。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