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8 17:01
來源:瀚藍環境
近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廣東省認定機構2022年認定的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了備案公告。其中,瀚藍下屬瀚藍綠電固廢處理(佛山)有限公司等四家全資子公司再獲認定。
截至目前,瀚藍下屬共有7家子公司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其中2家子公司被認定為2022年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
● 瀚藍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2022年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
● 瀚藍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
● 瀚藍綠電固廢處理(佛山)有限公司
● 廣東瀚正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 瀚藍(大連)固廢處理有限公司
● 瀚藍工業服務(贛州)有限公司
● 瀚藍工業服務(嘉興)有限公司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以下簡稱“高企認定”)是由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負責指導、管理和監督,對企業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發組織管理水平及各項成長性指標有著嚴格的要求。
整合資源 · 系統構建科技創新體系
瀚藍多年來注重服務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堅持不懈地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企業競爭力。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方面,有效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形成“研究院、事業群/事業部、板塊平臺”三級創新與管理體系,統籌集團的重點研發項目管理、技術革新、行研分析等工作,全面提升公司技術創新與管理水平,為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瀚藍積極打造環保行業領先的科技創新平臺,以“三位一體”的模式運營瀚藍研究院:技術研發、產業孵化、風險投資,已在數智化建設、節能減碳、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和突破,累計獲得授權專利391個,軟件著作權42個。
技術研發方面,致力于破解行業痛點、難點技術問題。瀚藍研究院設有設計計算中心,通過建立各類仿真模擬軟件應用團隊,為研發、工程提供高性能計算支持,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數據保障,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快速落地轉換。此外,瀚藍研究院還配置固廢研究所、新能源研究所、水環境及土壤研究所,負責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前瞻性發展方向探索和規劃等。
部分技術創新成果已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如高效SNCR優化項目實現減小NOx排放波動、減少氨水用量,預計每年可節省氨水費用百萬以上,創新技術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煙氣低溫熱利用項目的實施有效提高單個項目整體熱效率1.08%,至少可節省不小于1.9t/h的蒸汽,年產生經濟效益逾144萬元,年減碳量2000多噸,助力公司實現運營優化和節能增效。
產業孵化方面,重點孵化領域包括泛環保領域、新能源領域、新材料領域,利用產業孵化進一步挖掘、鏈接企業第二、第三增長曲線。瀚藍研究院下屬的瀚藍環保產業孵化器是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單位、廣東首個環保產業垂直創業孵化器,通過全生命周期孵化體系累計孵化40余家高成長性企業。
風險投資方面,主要關注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通過戰略重構、投后賦能、下輪投資輔導等方式賦能被投企業,并利用瀚藍內部產業資源,提供包括應用場景技術中試、產業資源鏈接、金融機構對接等服務。
開放創新 · 鏈接內外資源
瀚藍秉持開放共享的創新理念,目前已與全球多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等進行交流與合作,包括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三菱重工等,開創“開放、共享、協同”的科研創新良好局面。瀚藍研究院圍繞公司業務所在領域開展課題研究及技術服務,不斷提升公司科技軟實力,目前已承接國家課題和省自然基金等多個縱向課題。另外,還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發,牽頭成立固廢處理高新技術創新聯盟。
未來,瀚藍將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研發,培養人才隊伍,為企業可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強化與科研院所、行業伙伴等的合作,全力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科技創新研究平臺,融通產業創新生態,形成技術創新攻堅合力,賦能區域環境服務產業有機增長,為推動全國乃至全球的環保技術進步貢獻瀚藍力量。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