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7 10:36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
(三)加強專家智庫建設。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作用,鼓勵協會、聯盟等社會組織加強能力建設,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通過委托開展工作、政府購買服務、協助搭建平臺等方式,加大對協會、聯盟的支持力度。完善專家智庫建設,調整充實組成人員,為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決策參考,為企業提供高質量咨詢服務。(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四)加強宣傳引導。圍繞新材料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引育、創新平臺建設、產融合作等方面,充分調動省內外各類媒體資源,及時總結先進經驗進行宣傳報道,樹立典型標桿,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向全省、全國推廣。(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現代海洋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海洋經濟規模持續擴大。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貢獻不斷鞏固,發展速度穩中有進,2022年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以上。(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海洋局)
(二)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更趨完善。海洋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海洋前沿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2022年海上風電并網規模達到200萬千瓦。海水淡化日產規模超過60萬噸。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新創建3-5處。(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省能源局、省海洋局、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三)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港口一體化發展深入推進,樞紐綜合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智慧綠色平安發展水平明顯提高,港產城融合發展取得初步成效,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8億噸。(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
二、主要任務
(一)謀劃推動海洋強省建設。
1.組織實施涉海規劃計劃。深入落實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等涉海規劃,協調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委海洋委各成員單位)
2.舉辦海洋強省建設重大活動。適時召開推進海洋強省建設現場觀摩會,推動海洋重大建設項目加快實施。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承辦第八次國家級新區工作經驗交流會暨新區工作推動會議。舉辦山東首屆船舶與海工裝備展。(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海洋局)
(二)著力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3.加快推進海洋重大項目建設。動態調整海洋產業重點項目庫,新開工建設“國信2號”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等13個引領性支撐作用突出的重點項目,2022年完成投資40億元。加大對17個省級層面推進重大支撐項目的督導調度,及時幫助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組織開展現代海洋高質量發展重點企業遴選工作,對前10名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基礎性獎勵和最高2000萬元激勵性獎勵。(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海洋局)
4.加快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全力推進青島百發二期、董家口熱電聯產等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產,推動龍口裕龍島、魯北碧水源二期、東營港等海水淡化工程開工建設。(牽頭單位:省海洋局)啟動首批海上風電基地項目建設,開工500萬千瓦,建成并網200萬千瓦。(牽頭單位:省能源局)加快“夢想號”大洋鉆探船研發建設。(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深入實施“藍色藥庫”開發計劃,建設山東省海洋藥物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BG136等海洋創新藥物研發。(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海洋局)
5.做大做強海洋優勢產業。推進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建設,新建“牧漁1號”“牧漁2號”兩座大型深水網箱,打造“1+N”全新深遠海養殖模式。(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海洋局)制定船舶與海洋工程優勢特色裝備和先進技術目錄。推動青島北海造船以調整重組為契機,加快做大做強。(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編制海洋旅游行動計劃,鼓勵海洋垂釣、海洋研學等特色旅游業態發展,加強沿海省級旅游度假區規范動態管理。(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
6.培育壯大現代海洋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認真落實《“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培育支持辦法》《“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培育支持辦法》,開展現代海洋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領軍企業評審工作,對入庫集群擇優給予資金獎勵。青島市海洋交通運輸產業集群等8個“雁陣形”產業集群年營業收入達到4000億元。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等5個領軍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海洋局)
(三)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7.實施新一輪港口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新開工裕龍石化配套港口工程,加快建設青島港前灣港區泛亞集裝箱碼頭工程、煙臺港西港區30萬噸原油碼頭二期工程等項目,建成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大唐碼頭二期等工程。2022年新增泊位3個,新增通過能力超過600萬噸。(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8.加快推進沿海港口轉型升級。制定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指標體系。推動港口延伸貿易、物流、航運、金融等增值服務,加快沿海港口從裝卸港向樞紐港、貿易港和金融港升級。深入實施“智慧港口”試點項目,深化5G、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港口場景的應用,打造全球智慧港口示范樣板。(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9.提升港口開放服務能力。新布局建設6家內陸港,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構建連內接外、通暢高效的陸海運輸網絡。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加強交流合作,繼續加密海上航線網絡,爭取新增外貿航線10條。打造青島港國際樞紐海港,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集裝箱運輸樞紐和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中轉分撥基地。(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
(四)大力推進海洋科技自主創新。
10.實施海洋科技創新工程。繼續實施“透明海洋”省級大科學計劃,加快布局3-4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推進智能化船用中速柴油機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8個現代海洋產業重大產業攻關項目。以高技術船舶、高端海工裝備、海水淡化、海上風電等為重點,在省重大科技項目中布局15-20項左右關鍵技術和國產化替代裝備攻關。依托省海洋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推動海洋領域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牽頭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海洋局)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