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7 10:36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
21.深化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按照“國家級—省級—邊緣級”工業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思路,依托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山東分中心建設工業大數據國家級區域中心,在全省建設5個左右省級區域中心和行業中心,構建工業大數據應用核心設施。引導企業積極開展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貫標,對DCMM試點單位和區域進行階段性評估,2022年年底,推動100家以上企業開展DCMM貫標。(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2.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差異化獎補政策,確保新開通5G基站6萬個,加快推動5G應用從社會公共區域轉向產業應用領域。加快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實體化運行,推動完善5600公里的確定性網絡建設布局,為全省產業園區、重點企業提供可管控、可定價的優質網絡服務。(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推進措施
(一)強化“鏈長制”協同推進。完善“鏈主”企業牽頭主導、產業鏈聯盟合作、產學研協同推進、要素保障服務的“鏈長制”工作推進機制,動態調整“1張圖譜+N張清單”,明確延鏈補鏈強鏈路徑,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互動對接,聯合共建協同創新、成果轉化、檢驗檢測、網絡銷售等公共服務平臺,合力開展項目策劃、供需對接、市場開拓、協同創新、產融合作、人才招引、行業管理等活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有關部門)
(二)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對經濟發展成效明顯、社會效益突出的重點企業給予高質量發展資金獎勵。落實軟件和集成電路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在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框架下,積極吸引專業投融資機構落戶山東省,支持企業和投融資機構圍繞重點項目、關鍵領域設立項目基金、產業基金,擴大信息技術產業基金規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牽頭單位: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強化人才支撐。加強招才引智力度,集聚一批緊缺型、引領型高端人才。支持重點用人單位依托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泰山人才工程,加大人才精準引育,支持人才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對掌握“卡脖子”技術或填補山東省產業空白的高層次人才和關鍵團隊,采取“一事一議”方式,按需量身打造更優扶持政策。支持企業通過“揭榜掛帥”機制,面向全球引進集聚人才,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實施重點產業鏈尖端技術人才獎勵制度,對研發費用不低于500萬元且增幅達到10%以上的重點企業中,年薪高于100萬元的研發一線人員予以獎勵。依托國家級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匹配度。(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稅務局)
(四)深化交流合作。加強與國內外頭部企業重大戰略合作,積極吸引關聯度高的業務向山東省遷移,建設區域性總部、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繼續支持舉辦2022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智能傳感器產業大會、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60年成就展、山東省電子信息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新動能·軟件創新創業大賽、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大賽、省軟件生態大會、青島國際軟博會等重大產業對接交流活動,搭建雙招雙引、人才資本對接平臺,提升山東省產業發展美譽度、知名度。(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高端裝備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產業規模“穩中變強”。2022年,全省高端裝備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力爭營業收入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9%以上,占裝備制造業比重達到50%,建成全國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成為推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全面突破的重要支撐和強大動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產業創新“穩中漸升”。2022年,高端裝備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加大,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比3%左右,重點骨干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比3.5%左右,新增高端裝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400家左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
(三)產業生態“穩中求優”。構建“領航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協同發展的企業體系,培育1家營業收入五千億級企業,20家左右百億級企業。不斷壯大產業集群規模,在全省打造10個左右百億級“雁陣形”產業集群。(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企業培育梯度化工程,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影響力。
1.做強“領航型”企業。圍繞高端裝備7大產業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領航型”企業,加快縱向延伸、橫向聯合,構建“領航+核心”協作融合的供應鏈聯盟,貫通產業鏈條和創新鏈,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圈。2022年,產業鏈“領航型”企業營業收入6000億元左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的政策支持,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培育創新能力突出、成長潛力高的優質中小企業,在產業鏈重點節點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打響“山東裝備”品牌。以企業為打造品牌的核心主體,發揮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示范引領作用,強化企業產品質量控制,通過優質產品和服務提升企業品牌。鼓勵推廣企業自有知識產權技術標準,通過主導國家、地方標準的制訂,鞏固企業在行業中的品牌地位。到2022年年底,打造30個以上在全國具有知名度的高端裝備品牌。(牽頭單位:省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實施產業鏈現代化工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4.系統謀劃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在汽車、工程機械、農機裝備、數控機床、海工裝備、軌道交通、氫燃料電池7大領域,實行“鏈長制”工作機制,重點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動態調整“1張圖譜+N張清單”,支持“鏈主”企業牽頭組建或融入2個以上國內產業鏈聯盟。支持省內重點企業與產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聯合開展深度合作,打通“設備—原材料—零部件—整機”產業鏈條。(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