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26 14:2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國水網
(十六)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發展數字文化、直播經濟、在線醫療、智慧旅游、智能體育等新型消費,加強消費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建設國際科技消費展示平臺,打造全球科技新品首發地。創新模式建設高端商業綜合體,打造地標性商業街區和多層次差異化區域商圈。
(十七)打造專業人才新高地。大力吸引符合城市副中心發展定位的高層次、高技能、緊缺急需專業性人才。開展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與重點領域國際職業資格認可試點。
七、加大改革力度,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十八)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加大中央財政對城市副中心發展的支持力度,合理保障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建設和運行需要。在保持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地方政府債券支持力度,將城市副中心建設融資需求作為重要因素予以單獨核算。鼓勵采用授權經營、基礎設施項目配建經營性建設內容等方式盤活存量資產,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創新融資模式。支持城市副中心及周邊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上市、并購重組、股權轉讓、債券發行、資產證券化。
(十九)探索土地管理利用制度改革。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創新低效、閑置國有土地利用政策。優化完善土地招拍掛出讓制度,推廣用地預申請制度,加大用地預審和用地審批制度改革力度,改進優化建設用地審批流程。國家統籌支持解決城市副中心及周邊地區公益性建設項目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
(二十)有效推進更大區域職住平衡。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推進職住平衡為基本原則的住房供應體系。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單列用地計劃,增加土地供應,支持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和存量閑置房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通過“商改租”、“工改租”等形式將非住宅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北三縣盤活存量土地、合理利用增量土地,與城市副中心合作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加大共有產權住房供應,優先滿足符合條件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遷入職工置業需要。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八、組織實施
(二十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貫穿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激勵干部大膽干事、擔當作為,鼓勵政治堅定、業務熟練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干部到城市副中心掛職和任職。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二十二)強化責任落實。北京市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完善激勵考核和監督檢查機制;研究賦予城市副中心更大的改革開放、創新發展自主權,適當下放市級行政管理權限,實施相對集中行政許可試點。城市副中心要切實承擔具體落實責任,主動與有關部門和周邊地區加強溝通對接,確保本意見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細化支持政策,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天津市、河北省要積極支持配合,形成共同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按規定程序報批,重大問題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
國務院2021年8月21日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