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09 10:09
來源:中國水網
2012年,在財政部、原環保部的指導下,皖浙兩省探路改革,呵護碧水東流,正式啟動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今年正值新安江—千島湖水資源保護批示10周年。
11月4日-11月5日,“2021新安江綠色發展論壇暨生態產品博覽會”在安徽黃山隆重開幕,本次論壇以“踐行兩山理論奮斗十年路,實現生態價值開篇布新局”為主題,圍繞生態產品推介、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國際合作與國內交流平臺、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綠色產品研發展示平臺、環保節水有機等綠色產品與技術推廣交易平臺等進行交流、宣傳、推廣,為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探索。
據了解,新安江流域是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先行探索地,黃山市在新安江生態改造中不斷激發綠色動力,讓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成為一項成功的“樣板工程”。目前,新安江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干凈水,連續多年是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對生態價值實現的探索,是新安江流域未來很重點的工作內容之一。
論壇現場,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彤通過視頻連線,遠程做了主題分享。他表示,生態價值作為生態能力建設的重要環節,要與公眾健康密切結合起來。北京大學將新工科建設作為新時代、新格局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舉措,充分意識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中環境與健康的核心地位。
研究發現,目前導致人類疾病的各種因素中,環境因素約占比70%,在人類疾病產生的環境因素中,空氣污染占比較大。全球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全球疾病名單提出,根據科學家估算,每年大約有7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數目在各類風險中排名第二。他表示,對環境進行管控,將極大程度減少各類疾病產生的風險。
朱彤指出,從2013到2020年的藍天保衛戰,中國的空氣污染已經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改善,但是這種改善距離我們保護公眾健康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在改善過程中,很多其他產品也可實現對公眾的保護。例如,針對易感人群、特殊行業人群,可通過室內空氣凈化器來實現室內空氣凈化,保護人體健康。此外,有多項研究發現,城市綠化對人體健康的保護同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環境健康學科,發展生態產品,在更大程度上保護我們的公眾健康。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