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17 14:12
來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4.深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
推進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選擇條件較好的旗縣區,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就地分類收集與資源化回收利用試點工作。合理確定垃圾收運處置模式,有條件的地區可采取"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旗縣區處理"的城鄉一體化治理模式。距離城鎮較遠,人口相對集中的村鎮,可采取"戶分類、村收集、鄉鎮(區域)處理"的集中治理模式。偏遠及人口分散的村莊,可采取"戶分類、村收集、村處理"的分散治理模式。鼓勵使用符合技術標準和環保要求的成熟處理技術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處理。建立回收體系,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合理布局布點,提高建設標準。建立屬地保潔隊伍,強化后續運維。到2025年,全市行政村基本建成生活垃圾收運體系,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試點工作并逐步拓寬試點范圍。
5.加強農業農村環境污染監管
逐步推進農業面源污染調查監測評估體系建設,劃分農業面源污染優先控制單元,以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為重點,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整治和監管試點。強化農業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在農村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千噸萬人"水源地水質監測、土壤監測、10萬畝以上的農灌用水水質監測、日處理能力20噸及以上農村污水設施排污口監測的基礎上,開展農村黑臭水體、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等試點監測。統籌農田氮磷流失監測、地表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農村環境質量監測等數據共享,實現從污染源頭到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互聯互通。
第六章 大力推進環境安全管理,有效防控環境風險
第一節 保障核與輻射環境安全
1.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
開展核與輻射隱患排查。推進放射源信息化、清單式管理。推進輻照、探傷等高風險活動輻射安全監管,強化測井源運輸監督檢查。加強城市放射性廢物庫規范管理,確保廢舊放射源安全收儲。加快各級核與輻射事故應急預案修訂,積極組織核與輻射事故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核與輻射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2.有效控制電磁輻射污染
電磁輻射設施建設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立完善移動通訊基站、廣播電視臺站、輸變電等電磁輻射設施清單。推進電磁輻射建設項目的規范化管理,逐步推廣"綠色基站""綠色變電站"建設。定期對人口密集區重點電磁設施開展適時監督監測,及時公布環境質量信息。
第二節 加強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及監管能力
1.強化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
加強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利用處置能力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建設,深入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健全危險廢物收運體系,推進重點工業園區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試點,建立廢鉛蓄電池、廢礦物油等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試點。鼓勵旗縣推進機動車維修和拆解行業全類別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運點建設。補齊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短板,促進利用處置設施合理布局,實現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與產生和貯存情況基本匹配。提升園區、企業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和水平,鼓勵集團企業內部共享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鼓勵推進脫硝催化劑再生利用、處置設施建設。積極配合自治區參與危險廢物跨區域轉移合作機制。
2.提升危險廢物監督管理能力
完善危險廢物全過程動態環境監管體系,動態更新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清單。強化危險廢物全部納入自治區固體廢物信息管理系統備案管理,提升日常監管、安全處置能力和水平。持續推進危險廢物規范管理,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等違法犯罪行為。強化涉危險廢物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校核。鼓勵具備條件的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經營單位建設危險廢物培訓實習基地。
3.補齊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短板
完善建設城區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升級改造難以穩定運行的處置設施,推進全市醫療廢物全過程規范管理。健全旗縣醫療廢棄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延伸覆蓋鄉鎮級以下小型衛生院、門診醫療廢物。鼓勵武川縣、清水河縣等邊遠旗縣發展分散式、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加強醫療廢物全過程管理,形成多部門共同參與的聯防聯控機制。健全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響應機制,完善處置物資儲備體系,建立協同應急處置設施清單,做好突發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和設施的儲備與建設工作。到2025年,推進全市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覆蓋農村地區,全市醫療廢物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置。
第三節 強化重金屬及尾礦庫污染防治
1.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綜合治理
落實涉重金屬行業減排措施,繼續開展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動態更新全口徑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堅持減量替代或等量置換原則,嚴格重點區域涉重金屬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持續減少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梳理涉重行業企業與重金屬歷史遺留問題地區環境質量清單與臺賬,完善污染防治措施和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強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監控預警。
2.開展尾礦與歷史遺留礦山污染治理
以河湖岸線、水庫、飲用水源地、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區等為重點,開展尾礦庫隱患排查和風險評估,推進制定"一庫一策"治理和應急處置方案。嚴格新建(改、擴)尾礦庫環境準入,嚴控新增環境污染風險,加快對沒有生產經營主體和位于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的尾礦庫實施閉庫治理。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