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26 11:31
來源:中國人大網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雄安新區和白洋淀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同時也要清醒看到,該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基礎較薄弱、歷史欠賬較多,改善程度距離規劃目標仍有一定差距,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些突出短板和弱項亟需研究解決。
(一)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難度較大。白洋淀清運和處理任務較重,隨著水面面積逐步擴大,淀區存量污染物對水質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同時,淀區蘆葦、水草較多,隨著淀區傳統蘆葦收割利用產業的關停并轉、轉型升級,葦草就地腐爛對水質也會產生較大影響。
(二)生態用水配置有待進一步完善。白洋淀補水主要依靠引黃入冀、南水北調等外調水,對外依存度偏高、難以長期持續。長期穩定、可持續的流域水資源分配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大清河流域防洪治理存在薄弱環節。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極端降雨天氣頻現,大清河流域出現嚴重暴雨洪災的可能性不斷增加。目前流域中下游骨干河道尚未完成徹底治理,行洪能力不容樂觀。同時,規劃蓄滯洪區的人口和經濟總量不斷增加,啟用難度和成本越來越大。
(四)流域依法協同治污需進一步加強。大清河流域面積廣、涉及地區多、協調難度大。目前,已開展的流域污染治理合作主要停留在較淺層次的具體工作上,統一規劃、統一行動的污染協同治理體制機制尚未完全建立,相關協同立法、普法、執法后續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四、下一步工作考慮
“十四五”時期是推進雄安新區建設、打造白洋淀優美生態環境的關鍵階段。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堅持把雄安新區和白洋淀生態保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統籌建設防洪排澇工程,協調推進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保護和節約用水等工作,努力構建安全可靠的防洪排澇體系,打造藍綠交織的優美生態空間,為雄安新區建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創造良好環境。
(一)深入開展白洋淀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深入貫徹落實《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2018—2035年)》,加強淀區河湖生態保護修復,穩妥有序推進淀中村、淀邊村生態搬遷及退耕還淀,逐步恢復淀區濕地生態環境系統完整性。強化大清河流域綜合治理,大力實施工業污染綜合治理,支持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建立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加大力度清理存量垃圾。深入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持續削減入河入淀污染負荷。
(二)大力實施白洋淀生態補水與節約用水。優化雄安新區和白洋淀水資源配置,加強上下游和省市間統籌,綜合利用入淀河流、引黃入冀補淀、南水北調、上游水庫調劑或其他外調水源、非常規水源等,科學實施白洋淀生態補水,確保生態用水需求。嚴格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要求,堅持用水節水并重,加強總量控制,優化定額標準,改變高耗水發展方式,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效率。
(三)滾動推進防洪排澇工程項目建設。落實落細已出臺的雄安新區有關規劃,科學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加快推進防洪工程建設,完善防洪排澇工程體系,筑牢防洪安全屏障。聚焦雄安新區啟動區、起步區等重點地區,結合城市建設和片區開發進度,有序推進地下綜合管廊以及海綿城市蓄水排澇設施建設,完善在建項目基坑排水防澇措施。同步采取工程措施提升白洋淀下游河道泄洪能力,加大堤防和蓄滯洪區建設力度。完善監測預報、工程調度和應急處置等工作機制,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夯實城市安全基礎。
(四)持續加強區域協同立法和聯動執法。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要求,支持京津冀晉四省市持續開展白洋淀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的跨區域協同立法、普法、執法等工作。協調河北省加快制定完善雄安新區和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律法規體系,織牢織密法治保障網絡。推動雄安新區和相關市縣、各級河(湖)長依法履行落實責任,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支持流域內北京、天津、山西等省市加強區域協調聯動,加大環境執法監督力度,共同形成上下游聯防聯控、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更好發揮法治對雄安新區和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保障與服務作用。
(五)建立健全流域協同治理工作機制。支持大清河流域各省市從全流域“一盤棋”的角度出發,創新和完善協同治理工作機制,實施以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治理,統籌謀劃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地表地下、城市鄉村一體化管控,努力打破行政分割、破除利益藩籬,共同推進流域協同治理。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將全流域生態保護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統籌考慮、一體部署推進,不斷提高合作層次、拓寬合作領域,推動區域協調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
(六)切實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積極承擔好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協調服務職責,督促有關地方切實履行在生態保護、水污染防治以及防洪排澇等方面的主體責任,推動地方與部門加強溝通對接,加大對工作推進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的協調力度,形成推進雄安新區和白洋淀生態保護工作的合力。
下一步,我們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認識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上來,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要求,按照本次會議審議提出的意見,扎扎實實做好有關工作,推動雄安新區和白洋淀生態保護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打造白洋淀優美生態環境,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雄安。
以上報告,請審議。
原標題:國務院關于雄安新區和白洋淀生態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