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7-02 13:59
來源:四川省樂山市人民政府
日前,四川省樂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樂山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全面推動樂山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
《方案》提出,將率先在市中區、沙灣區、五通橋區和金口河區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其余縣(市)因地制宜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市公共機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到2020年底,市中區實現餐廚垃圾處理能力100噸/日以上;市中區、五通橋區、沙灣區、峨眉山市、井研縣、夾江縣、馬邊彝族自治縣生活垃圾全部焚燒處理。2022年前,增加犍為縣、沐川縣在內的9個縣(市、區)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具體內容如下:
樂山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政府辦公廳的《四川省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川辦函〔2019〕69號)和《樂山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全面推動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決策部署,圍繞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全省區域中心城市目標,推進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促進我市生態文明水平進一步提升。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明確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領導、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市級各部門是主管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管理主體,負責行業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管理、指導、監督和考核。強化公共機構示范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2.堅持示范先行,循序漸進。建立生活垃圾分類達標驗收掛牌制度,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家庭、示范院落、示范社區(村)、示范鄉鎮(街道)和示范縣(市、區)等創建工作。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商業綜合體等公共機構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水平整體提升。
3.堅持源頭減量,協同推進。注重生活垃圾源頭管控,減少消費品過度包裝,促進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加大“限塑令”執行力度,逐步限制超市、賓館、餐飲等服務行業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加強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資源化利用和終端處置等環節的銜接,形成統一完整、能力適應、協同高效的全過程運行系統。
4.堅持完善機制,創新發展。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配套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形成屬地主動作為、部門協調配合、各方合力推動、有法可依可循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技術創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類效率。
二、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在市中區、沙灣區、五通橋區和金口河區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其余縣(市)因地制宜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市公共機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到2020年底,市中區實現餐廚垃圾處理能力100噸/日以上;市中區、五通橋區、沙灣區、峨眉山市、井研縣、夾江縣、馬邊彝族自治縣生活垃圾全部焚燒處理。2022年前增加犍為縣、沐川縣在內的9個縣(市、區)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二)年度目標。
到2020年底,市本級和市中區、五通橋區、沙灣區、金口河區公共機構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和收集設施全覆蓋。市中區綠心街道、樂山大佛景區、峨眉山景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其余強制分類城市啟動垃圾分類相關工作。
到2022年底,不斷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成果,市中區所有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余強制分類城市至少有一個街道(鄉鎮)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到2025年,樂山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縣級城市、鄉鎮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成效。
三、推動形成生活垃圾分類新風尚
(一)大力開展宣傳動員。充分利用各類媒體,持續開展生活垃圾處理分類公益宣傳,普及相關知識,引導群眾自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積極搭建公眾參與平臺,暢通參與渠道,使群眾意見更好地轉化為政府決策,形成人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新風尚。
(二)深入抓好學校教育。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為切入點,重點在中小學推動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活動,融入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的良好氛圍。
(三)廣泛開展青少年志愿活動。鼓勵和引導青少年深入基層、社區等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和服務等志愿活動,培養一批垃圾分類志愿者、宣講員,主動踐行低碳、環保、公益的綠色生活方式,充分發揮其在生活垃圾分類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四)深入實施家庭主題活動。面向廣大家庭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宣傳、主題實踐等活動,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家庭成員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成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五)公共機構先行先試。在全市黨政機關和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率先實行生活垃圾分類。鼓勵和引導企業、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經營場所,比照公共機構積極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要求。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