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10 09:0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固廢產業研究中心
中國戰“疫”鏖戰正急。無論南北老幼,無分醫生干群,各自貢獻,共同擔當。在這場萬眾矚目的疫情阻擊戰中,除了醫護、物資保障、科研等核心關注問題外,生態環境問題也隨處可見。
新冠病毒來襲,環保產業在行動
2019年12月以來,我國受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疫情影響嚴重。疫情發生以來,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數次召開會議,統籌部署工作。按照總體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正穩步開展。
中國戰“疫”鏖戰正急。無論南北老幼,無分醫生干群,各自貢獻,共同擔當。在這場萬眾矚目的疫情阻擊戰中,除了醫護、物資保障、科研等核心關注問題外,生態環境問題也隨處可見:小到城市供水保障“生命通道”用水安全、萬無一失;環衛服務保障城市公共衛生,應急消殺控制病毒二次傳播;大至定點醫院污水處理及醫療垃圾處理,避免二次感染;生活垃圾轉運及處理(焚燒、填埋)作為兜底設施,及時、安全的處置可能沾染病毒的廢棄物,避免二次傳播。
機廢物處理阻擊病毒二次傳染
冠狀病毒,是具有外套膜的正鏈單股RNA病毒,主要宿主可包括人、鼠、豬、貓、犬、雞、牛、禽類脊椎動物。此次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便屬于這類病毒。冠狀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和酶系統,完全依賴宿主細胞的代謝系統獲取物質和能量,因此它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里。根據E20研究院的固體廢物分類,有機廢棄物主要可分為生活源及農業源兩個來源,其中生活源有機廢物包括: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園林垃圾、菜場垃圾、糞便、污泥等;農業源有機廢物包括:秸稈、畜禽糞便、病死畜禽等。有機廢棄物包含人類和動物活細胞,可能作為病毒的主要載體,不當處理會引發二次傳播。因此有機廢棄物的妥善處置,在這場防疫阻擊戰的保障工作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廚余垃圾及餐廚垃圾
廚余垃圾及餐廚垃圾在各方面擁有共性,因此我們放在一起進行討論。
據最新研究顯示,此次新冠病毒的主要受體為人類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II(ACE2)。這種酶大量存在于人體口腔、鼻腔、眼皮等的黏膜細胞當中。因此接觸到這些黏膜細胞的行為均有傳播病毒的可能性。
廚余垃圾及餐廚垃圾中包含剩飯剩菜,有接觸到人體口腔黏膜和飛沫的可能,因此在確診病人或潛伏期病毒攜帶者產生的剩菜剩飯中極有可能攜帶活性病毒。以下操作方式會增加病毒暴露的風險:首先,廚余垃圾、餐廚垃圾收集不及時,增加居民暴露的時間;其次,收集容器破損或沒有蓋蓋儲存,增加暴露的路徑;第三,廚余及餐廚垃圾裝車、運輸、卸料、處理作業等環節,可能存在空氣暴露和人為接觸病毒的風險。
目前,我國內陸31個省區市均已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大部分餐飲場所處于暫停營業或減少營業時間狀態,餐廚垃圾的產生量將大幅減少。但隨著各地復工的逐漸開展,食堂產生的餐廚垃圾會逐漸有所回升。
我國餐廚垃圾的管理施行已有十余年,諸多城市已形成系統的餐廚垃圾全流程管理體系,實施效果良好。但前端管控不嚴導致餐廚垃圾(及地溝油)流入不法渠道的情況仍時有發生,同時末端產品(有機肥)的消納問題也遲遲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鏈接→薛濤:四維集約,合縱連橫—固廢產業年度盤點)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對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對本就入廠垃圾量不足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廚余垃圾的管理主要源自于垃圾分類的實施,尤其是自2017年起廣泛認可并推行的“干濕分離”的四分類。垃圾分類的執行,使得廚余垃圾作為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得到單獨管理,風險得到一定控制,但仍屬于較初級階段。大部分城市的垃圾分類(特別是廚余垃圾的管理)僅在個別小區進行試點,尚未形成規模。(鏈接→薛濤年度報告(下):垃圾分類之辯—四大博弈 紅藍交織)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又將延緩許多城市廚余垃圾處理體系的構建進程。同時在關注重點主要集中在疫情控制的這段時間,居民垃圾分類的質量將有所下降,影響廚余垃圾處理廠的入廠垃圾質量。
建議:
從政府角度來看,建議對仍在營業的餐飲場所、單位食堂等嚴格衛生管理,及時對廚余垃圾、餐廚垃圾進行清運作業。環衛部門及第三方收運人員在收集、轉運廚余垃圾、餐廚垃圾過程中建議佩戴口罩、手套、護目鏡等防護裝備,并定期對垃圾桶、轉運車輛等及時進行消殺處理。
從醫院角度來看,建議隔離區單獨用餐,餐后及時收集、密封,存放廚余垃圾的桶應及時消毒處理,操作人員佩戴防護用具。
從餐飲場所角度來看,建議對產生的廚余及餐廚垃圾進行及時清理,收集在專用餐廚垃圾收集桶中。收集人員建議佩戴防護用具。垃圾桶建議存放在人流較小的環境中,存放過程建議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并保持桶蓋封閉。
從處理企業角度來看,建議卸料倉增加消殺頻次,處理設施廠房內封閉、負壓管理。工作人員佩戴防護用具等,保障好氧、厭氧等生物反應過程的溫度與停留時間,強化對病毒消殺的無害化處理效果。
從公眾角度來看,應充分認識到可能存在的傳染風險,盡量不在外用餐。如在外用餐建議盡量單獨用餐、使用消毒的用餐工具并盡量縮短用餐時間,餐前餐后洗手。
2月4日,美團點評聯合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飯店協會、中國烹飪協會、全國酒家酒店等級評定委員會等機構,在國內發布《餐飲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防控服務指南(暫行)》,提出“各經營單位要制定疫情期間的員工檔案管理制度;餐具、飲具等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對走廊、電梯等顧客接觸多的地方增加消毒頻次;平日給客人提供零食的單位應停止供應到疫情結束,有條件的企業可減少桌椅擺放以加大就餐者之間的距離;落實采購各環節索票索證制度并存檔記錄,杜絕采購、飼養、宰殺活禽畜動物。”
菜市場垃圾
菜市場垃圾,主要指在農貿市場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剩菜爛葉、果蔬邊角料及動物內臟等有機廢棄物。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農貿市場中所銷售的種類日趨豐富,包括肉類、蔬菜、禽蛋、水產、副食等,使得產生的菜場垃圾也日趨復雜。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便始于一座“農貿市場”。雖然目前未證實華南海鮮市場為唯一傳染源,但不可否認的是其確為主要傳染源之一。據研究,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野生動物,但仍未確認畜禽等是否可成為中間宿主。從以往禽流感、豬流感等的傳播來看,病毒在農貿市場中的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與帶病毒的肉、禽、蛋等的接觸。另一途徑便是廢棄的動物內臟等棄置并暴露于空氣中,可能導致病毒擴散至空氣中。農貿市場一般較為封閉,通風較差,容易形成傳播。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