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05 10:25
來源:國信環保
46 個重點城市陸續跟進,出臺垃圾分類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通知》,提出到2020年底,我國要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在46個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求達到35%以上。 在這一通知指引下,46個重點城市均以意見、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的形式出臺垃圾分類政策,試點城市已步入垃圾分類“有法可依”時代,特別是北京、深圳和廣 州等重點城市都已開始進入落地階段,上海垃圾分類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2019年6月,北京市管理委主任提出,將推進北京垃圾分類立法進程,明確垃圾分類單位、個人責任,引入罰款機制,罰款標準將不低于上海。
垃圾分類在上海實行后效果顯著,明年全面鋪開
上海率先進行垃圾分類,整體成效好于預期。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規定,2019年7月1日,上海進入垃圾強制分類時代。截至10月20日,上 海市城管執法部門已依法查處生活垃圾分類案件2657起,罰款金額超過130萬元。就監管來看,上海對各項準備工作進行了專項監督,也對落實情況展開了監督。相關部門統計,監督實現了16個區全覆蓋,共抽查暗訪了150多個點位。同時,上海安排了100多個小區和機構的暗訪行動,數據顯示,居民區業委會、居委會以及物業三方的積極性值得稱贊。
2019年11月14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情況的報告。上海市副市長總結稱,自條例實施以來,整體成效好于預期。報告還稱,預計2022年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多地緊跟上海步伐,明年全面推進垃圾強制分類時代。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通知》指引下,上海率先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其他大城市也在加緊推進。廣州垃圾分類工作提速,要求于今年年底實現樓道全部撤桶?!渡钲谑猩罾诸惞ぷ骷钷k法》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11月27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生活垃圾分類提出更高要求,將于 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條例》簡化垃圾分類標準,將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兩類整合為廚余垃圾一類,明確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基本品類。
設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針對無法確定分類管理責任人的情況, 要求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政府組織確定,并向社會公布。
設立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員,指導、監督單位和個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
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發現投放人不按照分類標準投放的,有權要求投放人改正;投放人拒不改正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應當向城市管理綜合 執法部門報告。
單位最多罰5萬,個人屢教不改可罰。
《條例》要求,北京按照多排放多付費、少排放少付費,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逐步建立計量收費、分類計價、易于收繳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垃圾分類有望帶動固廢產業鏈重新整合,帶動巨大投資空間釋放
垃圾分類將推動整個固廢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整體行業趨勢已經形成,受益標的包括上游環衛設備制造商龍馬環衛和盈峰環境,垃圾中轉及處置標的上海環境和瀚藍環境,濕垃圾處置企業維爾利以及再生資源回收龍頭中再資環。
餐廚垃圾處置市場空間預計達374.08億
垃圾分類帶來餐廚垃圾處置市場變革。通過垃圾分類管理,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而垃圾分類將干濕垃圾分離,并由專業運輸車運輸,并統一運輸至處理廠進行專業化處理,與之前的非正規化處理相比,有更多的垃圾能夠進入到垃圾處理長,解決了之前垃圾處理廠“吃不飽”的問題。
餐廚垃圾處理缺口巨大。根據“十二五”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建設餐廚垃圾處理設施242座,力爭達到3萬噸/日的處理能力,專項工程投資109億元,最終實現50%的社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但是,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已投運、在建、籌建(已立項)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 (50t/d 以上)有118座,總計處理能力約2.15萬噸/日。離規劃設計還有較大差距。而“十三五”時期,國家對餐廚垃圾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發改委發布的《“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到“十三五” 末,全國力爭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3.44 萬噸/日,“十三五”全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為183.5億元。到2020年,餐廚垃圾產生量預計將達到12500萬噸,即34萬噸/天,相比當前處理能力,餐廚垃圾處理缺口巨大。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