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21 09:44
來源:海南發改委
(3)其余市縣城鎮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取值1.3kg/d,農村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取值0.55kg/d;
(4)旅游人口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取值1.6kg/d。
2、遠期(2024-2030)
(1)海口市、陵水縣城鎮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取值1.5kg/d,農村人均垃圾產生量取值0.85kg/d;
(2)結合三亞市城鄉一體化進程,考慮到三亞市旅游人口和“候鳥”遷徙影響,三亞市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取值1.2kg/d,季節波動性系數取1.7;
(3)其余市縣城鎮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取值1.4kg/d,農村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取值0.65kg/d,隨著文昌市海岸線的開發,鋪前大橋的建成,文昌市候鳥及旅游人口將大幅度增長,生活垃圾產生量考慮1.3的系數;
(4)旅游人口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取值1.6kg/d。
綜上,預計2020年全省垃圾量約11525.84噸/日,2023年全省垃圾量約12480.47噸/日,2030年全省垃圾量約16341.36噸/日。海南省各市縣生活垃圾產量預測詳見表5-3。
表5-3海南省各市縣生活垃圾產生量預測一覽表(單位:t/d)
第6章 生活垃圾處理方案
6.1 方案比選
6.1.1 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是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處理方法,將生活垃圾在生態循環的環境中加以迅速、有效、無害的分解處理,以達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目的。目前,最常采用的處理方法有4種,即分類回收、衛生填埋、焚燒、堆肥,其中,分類回收不是一種獨立的處理方法。
1、分類回收
分類回收是指從垃圾中回收可以利用的物料加以利用,例如廢紙、金屬、玻璃、塑料和橡膠等。廢紙可作造紙原料;金屬(如鐵、鋁)可回煉;玻璃可重用;塑料和橡膠可用于制造再生物質或隔離空氣裂化成石油類燃料等。此法過去用人工分揀,現在已采用機械分選法,如風力、重力、浮力、離心力、磁力、光學及震動篩分等方法。
對已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以從垃圾中回收物質和能源,即實現垃圾的資源化。垃圾資源化的首要工作就是垃圾的分選。國外有些國家把城市垃圾分選工作讓市民來做,在垃圾收集的首端就實現垃圾的分選,當然這種方法比較經濟,對環境的影響也小。但目前就我國而言,這種方法尚不適用,因為我國民眾垃圾分類收集尚未達到一定水平,在進入分揀環節之前就已經經過數道拾荒作業,導致垃圾分選可回收率嚴重下降,同時垃圾經分揀后仍有很大比例的垃圾需要后續再處理,進入焚燒廠焚燒或者衛生填埋,導致投資的重復性浪費。
八十年代以前,城市垃圾大部分是混合收集,不進行分類,因而要采用破碎機和分選設備提取城市垃圾中的有用物質,國外一些從事廢物處理設備及工藝研制的廠商和專業公司利用機械破碎分選法對垃圾進行破碎分選處理。它們把從垃圾中分選回收出的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等成分提供給有關廠商作二次原料使用,達到變廢為寶、豐富社會資源的目的。國外垃圾分選中心使用的分選設備自動化程度比較高。這些設備主要是根據各種不同廢物的物理性能,分別利用磁吸、電導、光電、振動、離心、浮選等方法分選垃圾,利用磁吸法分選廢鐵;利用光濾系統和光電管可以分選各種玻璃;利用振動彈跳法可以分選出軟硬物質;利用錐形旋風分離器或其它離心式分離器可分選比重不同的物質;利用彎曲管道底部送風法可分選輕重物質。
采用上述方式對混合收集的城市垃圾進行分類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末端工序上仍需進行大量的人工分選,而且技術復雜、投資大、運行費用高、耗能耗水、二次污染嚴重。另外,城市垃圾中的各種構成物質在混合收集過程中相互污染,大大降低了其回收利用價值。
在當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管理體系下,生活垃圾進入處理廠之前,已經經過大量拾荒人員的篩揀,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比較少。目前最廣泛采用的垃圾分選方法是從傳送帶上進行手選,然而這種方法效率低,工作人員工作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不適合推廣利用。
經過十余年的分選技術研究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人們明確地認識到,真正意義上的垃圾分類,應該從城市垃圾產生源開始,因此我國要實現垃圾分選處理的基礎條件就是提高人民素質,使垃圾分類收集工作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分類回收不是一種獨立的處理方法,它須與堆肥、焚燒或其他處理方法結合。
2、衛生填埋
衛生填埋法是尋找一塊空置的土地,將垃圾置于防滲透層之上壓實后覆土填埋,利用生物化學原理在自然條件下使天然有機物分解,對分解產生的滲瀝液和沼氣(填埋氣體)進行收集處理,以期不產生公害,對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安全不造成危害。這種方法目前在世界上采用得最多。
衛生填埋的優點為:最初投資低,適用性強,可接納各種城市生活廢棄物,處理能力大;建設投資除征地費不好確定外,一般而言,生產性投資較少,運行費用低,不受垃圾成分變化的影響
衛生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廠址選擇較為困難。考慮到交通、水文、地質、地形等因素,許多城市甚至近郊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場址。填埋場占地較多是一大缺點,最好利用地價較低的溝谷荒坡,筑壩攔截,封場后還可復耕、還林。
衛生填埋另一個難題是滲濾液的處理。生活垃圾經雨水浸泡滲出的黑液為高濃度有害液體,BOD5濃度較高,其污染度是糞便的3~5倍,一旦滲漏,對地下水、土質和大氣易造成污染。隨著《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物控制標準》(GB16889-2008)的實施,對滲濾液處理后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濃度作了更加嚴格的限制,處理成本大幅增加。所以,填埋場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面徑流和地下水匯入垃圾庫區,以減少滲濾液產出量和無害化處理難度。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