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18 11:22
來源:黑龍江人民政府
6.建立維修和管護長效機制。各縣(市、區)要建立室內戶廁改造及室外公共廁所使用維護長效機制,制定廁所維修和糞污有效治理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成立穩定的清掏隊伍,配備必要清掏車輛,做好糞便的收集、運輸和處理工作。有條件的縣(市、區)可通過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把農村廁所糞污收集和資源化利用的經營權向有機肥生產企業或種植合作社開放。要積極引導村集體完善村規民約,規范農戶如廁行為,形成“管收用并重、責權利一致”的后期運營維護長效機制。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要充分認識推進農村廁所改造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統籌安排人力物力財力。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做好室內改廁及室外公共廁所建設的政策制定、業務指導、監督檢查、考核評估工作;縣(市、區)政府負責出臺改廁具體方案,落實改造資金,承擔工程質量管理、竣工驗收等職責;鄉(鎮)政府具體組織實施轄區內農村改廁工作,負責日常施工管理;村級組織要配合做好廁所改造實施工作,并加強宣傳引導,組織村民出工出勞。
(二)加強宣傳引導。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及時報道農村改廁政策、工作進展和先進典型。通過印發宣傳畫(冊)、張貼標語、辦黑板報、在中小學開設健康衛生教育課廣泛宣傳農村改廁的目的和重要意義,營造農村改廁工作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村級組織的引領作用,激發農民改廁意愿,讓農民從認識上、習慣上改變落后觀念和生活方式,增強環境意識和責任意識,主動參與廁所改造,形成“政府主導、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監督考評。各市縣、各相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大農村改廁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督查抽查長效機制建立、資金保障、工作進度、施工組織管理、工程質量、安全責任制等方面內容,對工作推進不力的適時進行約談。要定期組織開展改廁農戶滿意度測評,重點對改造標準、使用情況、后期維護和群眾滿意度進行調查了解。各市縣要將農村改廁工作納入黨委政府責任目標考核,定期對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價,通報考核結果。
黑龍江省農村室外衛生戶廁改造三年行動專項實施方案(2018—2020年)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廁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全省農村室外衛生戶廁改造,提升農民生活品質,保護生態環境,降低傳染病的發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省十二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戰略思想,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目標,為改善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品質,助力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強化措施,注重實效,努力補齊我省農村人居環境短板,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建設現代化美麗龍江打下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實行省級統籌、市級負總責、縣級抓落實的管理體制。上下結合,充分調動基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條塊結合、上下聯動、部門協同、運轉高效的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合力推進農村室外衛生戶廁改造。
——政府推動,群眾參與。強化政府在農村改廁工作中的主體責任。堅持政府主導,統一組織規劃,多部門參與協作,調動社會各方面資源,適當引入市場機制。堅持以人的健康為本,以健康教育為引導,提升農民健康意識,共同營造和維護農村室外衛生戶廁改造建設的良好氛圍。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各地區經濟條件、發展水平、地理位置、環境氣候等因素,科學合理選擇方式、方法,結合地區廁所數量、布局以及群眾需求,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
優先解決農村人口集中、常住居民、無搬遷計劃、不具備建設室內廁所條件、貧困村屯、飲水安全工程未覆蓋地區居民如廁問題,兜住民生底線,讓家家戶戶都受益。
——經濟適用,建管并重。努力形成規范建設、精細管理、優化服務模式,嚴格執行改造建設流程,加強技術指導,提升工程質量。強化農村室外衛生戶廁的管理和維護,突出生態型、環保型、經濟型、實用型農村室外衛生戶廁建設。
(三)主要目標。2018至2020年,完成全省農村室外衛生戶廁改造48萬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力爭達到85%,基本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農村衛生廁所、糞污治理體系和管護機制。
二、主要任務
(一)經費籌集,資金管理。本著政府主導、分級負擔、集體補充、群眾參與、社會支持、多元籌集原則,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強化監督考核激勵,合理確定和發揮政府、社會、村集體、村民出資責任和作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使農村改廁工程真正成為惠民工程、利民工程。
(二)統籌部署,科學規劃。縣(市、區)政府作為農村改廁工作責任主體,負責組織本地區農村室外衛生戶廁改造工作。由市級政府科學規劃、統籌安排轄區內各縣(市、區)改廁工作,切實把工作落在實處,抓出實實在在的成效。
(三)嚴控質量,經濟適用。按照《黑龍江省農村室外衛生戶廁改造技術方案》,認真做好農村室外衛生戶廁改造實施工作。因地制宜,發揮各地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積極探索適合我省省情的農村室外衛生戶廁改造模式。強化技術培訓,嚴把質量關,確保實用性和使用性。
(四)示范引領,整村推進。對農村室外衛生戶廁建設數量進行摸底。高度重視改廁示范村的培養和推進,堅持集中連片、整村推進的建設原則。
(五)加強督導,嚴肅考核。有計劃地組織開展農村改廁現場督導檢查工作,加強事中監管、事后考核。嚴格執行農村改廁季報和年報制度。制定執行省市縣三級驗收制度。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