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29 09:17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易悅兮
錢學森生前秘書李明聚焦“跨界”與“三分”,“跨界”是當下的熱門話題,“跨界”是系統,全球化是一個大系統。錢老生前發出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為什么中華文明領先了世界幾千年,工業革命后卻被西方超越?李明認為,道路應該在“一分為三”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待于“一分為三”的系統論在各個層面的運用,無論是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企業發展還是國家治理上,都有賴于對其中“三”的不斷完善。
環境產業的困境,跟無節制欲望有關
現場討論
三位環保企業家代表東旭藍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盧召義、中農國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國、北京安力斯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曉勇,從環保角度談了各自的困惑。
王建國提出,原來的污水處理廠不是臟的,就是干凈,按照新“三分法理念”,污水處理廠不再是廢物工廠,而是變成可再生能源、資源廠。公司作為中國多肽功能性綠色肥料締造者,通過改良土壤,讓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回歸自然,真正實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
受到國家嚴控金融風險的影響,環保行業的確遇到了一些難題,很多企業甚至遭受了重創。為什么會出問題?在盧召義看來,主要由于個人貪婪、欲望推動著他們用1塊錢做10塊錢的生意,不停地借貸、追加杠桿,心非常浮躁,不靜、不和導致的。
同為環保人,蔡曉勇也認為,環境產業的“金融危機”之所以會出現,在于企業家擴充太強烈,欲望沒得到及時制止,1塊錢想變成100元,甚至1千元。這波金融危機也波及到我們,“三角債”問題開始顯現,甚至業內規模較大的環保企業也開始不守信用,不按規定時間履約款項。
蔡曉勇認為,對于企業來說,《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客戶需求,“二”是努力滿足客戶需求,“三”是通過技術創新不斷產生新的價值。
原北京市水務局局長程靜指出,從社會的發展狀態來看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太可能從原始社會就是生態發展,因為產出不夠,不足以支撐人的消費。三分法對于我們的指導,就是發展過程中“度”的問題,企業家都是想賺錢的,但不能超出人、才、物、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容量來支撐。姜鵬明提出,這就是資源有限性和欲望無限性的矛盾。
傅濤博士向主講嘉賓姜鵬明教先生送唐卡
“三”就是“善”,是善之道、善之術
傅濤在發言中總結到:“三”就是“善”,“三”是方法論,“善”是哲學觀。天地靈氣產生人,人是天地之子。我們要站在工業文明的基礎上重新回歸系統思維,回歸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時代。人類要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找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的平衡點,找到生態文明時代的“和”與“道”,也就是老子說的“三”的世界。
傅濤認為,各行各業都有自身的“道”,怎么感受“道”是個學問,若感受不到它,就會背離,所有的偷排、污染、不和諧的事情都不是在“道”上。眼下環境領域遇到的困難,跟人的欲望和貪婪沒有受到約束有關,歸根到底也是沒有找到屬于自身的“道”,放下心來去體會,一定會找到“三”的世界!
【附】參會嘉賓名單
姜鵬明 北京綠創環保集團董事長、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會長
賈海忠 北京慈方中醫館館長、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
傅 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郭 樑 清華海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程 靜 原北京市水務局局長
劉巖松 北京京作榫卯藝術館館長
李 明 錢學森生前秘書
蘇興華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館共同體副主席、加拿大多倫多蘇氏醫館館長
焦世襲 中醫真氣運行學術創始人李少波親傳弟子
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真氣運行研究專委會秘書長
吳青菊 李少波真氣運行傳承人李天曉親傳弟子、蘭州李少波真氣運行研究所北京直屬點專屬教師
單凌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
盧召義 東旭藍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王建國 中農國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曉勇 北京安力斯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潘建通 北京博匯特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麗珍 E20環境平臺創始合伙人、執行董事,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