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29 09:52
來源:生態環境部
三十、部分小流域整治不力。
整改時限:2018年底前
整改進展:完成階段性整改任務,按照時間節點持續推進。
1.將小流域治理列為省委、省政府2017年為民辦實事項目,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精準施策,建立健全“有專人負責、有監測設施、有考核辦法、有長效機制”的河流管護長效機制,堅持“一月一調度、一季度一督查”,扎實推動小流域各項整治任務。全面完成2017年“60條小流域完成治理、30條小流域水質得到跨類別提升”的年度任務,全省小流域I~Ⅲ類優良水質比例80.4%,比2016基準年提高4.8個百分點,共有197條小流域水質得到跨類別提升。2018年繼續將小流域綜合整治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通過投資工程包帶動,進一步推動落實《福建省小流域及農村水環境整治計劃(2016-2020年)》。2018年1-8月,小流域Ⅰ~Ⅲ類水質比例達81.6%,同比上升2.6個百分點。
2.2017年共安排5億元“以獎代補”省財政資金支持開展小流域治理。分別于6月和12月對各地小流域整治情況開展半年和年度考核。2017年11月和2018年4月,分別對水質問題較為突出的23條小流域所在縣(市、區)相關人員進行約談,督促指導、跟蹤各地做好問題整改,壓實整治責任。
3.截至8月底,全省列入掛號清單的59個劣Ⅴ類小流域斷面中,已完成44個銷號備案。
三十一、畜禽養殖是小流域污染主要來源,2017年3月,福建省八大養殖重點區域的17個小流域水質監測斷面中,12個斷面水質不達標,其中劣Ⅴ類斷面8個、Ⅴ類斷面2個。南平延平區斜溪橋斷面、龍巖新羅區石銘斷面,水質目標均為Ⅲ類,但近年來實際為劣Ⅴ類。福州閩侯縣福豐生態農業公司和華陽農牧公司均為生豬養殖企業,由于糞污處理設施簡陋,大量污水積于滲坑,污水長期直排環境,群眾頻繁投訴。
(一)畜禽養殖是小流域污染主要來源
整改時限:2017年底前
整改進展:已完成,長期堅持。
1.全面完成重點區域問題整改。緊盯“8+2”(即閩侯縣、福清市、南靖縣、尤溪縣、延平區、新羅區、永定區、武平縣等8個生豬養殖重點縣(市、區)和閩侯縣福豐、華陽2家養殖企業),建立處級干部掛鉤督導制度,每2人一組(省農業廳和環保廳各1人)掛鉤負責1個縣,每個月開展實地督導。8個重點縣拆、改任務已全面完成,共關閉拆除生豬養殖場(戶)1.1萬家,消減生豬313萬頭。實施完成可養區內生豬養殖場(戶)標準化改造1499家。
2.全面完成關閉拆除任務。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堅決關閉拆除禁養區內生豬養殖場(戶)和可養區內未限時完成改造或改造后仍不能達標排放的生豬養殖場(戶)。全省共關閉拆除生豬養殖場(戶)2.33萬家,削減生豬544.5萬頭,關閉拆除任務已完成。
3.全面完成生豬養殖場(戶)改造升級。實行對單銷號,掛賬督辦,對保留下來的所有生豬養殖場(戶)逐一實施以糞污治理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化改造,改造一家、驗收一家、銷號一家,確保生豬養殖場(戶)實現達標排放或零排放。全省可養區內6210家生豬規模養殖場已全面完成改造升級。
4.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長效監管機制。制定下發了《關于鞏固提升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成果建立健全長效防治機制的通知》,實行每季度“回頭看”制度,嚴格落實畜禽養殖檔案管理制度,對所有畜禽養殖場進行摸底調查、登記造冊,實行臺賬管理,并加快建設畜禽規模養殖場直聯直報信息平臺,統一編碼,動態更新,實現精準監管。建立監督舉報機制,設立并公布省、市、縣三級畜禽養殖污染舉報電話,實行“全年365天、全天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認真受理群眾舉報投訴,堅決遏制畜禽違法養殖和污染環境行為。
5.大力支持退養戶轉產轉業。制定印發了《關于支持生豬養殖戶轉產轉業工作指導意見》,各地也出臺了促進退養戶轉產轉業的支持政策,加大資金扶持,突出項目帶動,加強培訓指導,積極引導退養戶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防止退養戶復養反彈。南平延平區已轉產轉業5224戶,占退養戶總數的91.3%。
(二)閩侯縣福豐生態農業公司和華陽農牧公司問題
整改時限:2017年底前
整改進展:已完成,長期堅持。
1.完成福豐生態農業公司整改。一是合理控制存欄數量。福豐公司已削減生豬養殖數量,存欄數控制在一期環保審批養殖規模內,即能繁母豬2000頭(按照豬群結構換算,總存欄數為20520頭)。二是完善環保設施。福豐公司一期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和在線監控設備安裝已完成,并已通過閩侯縣農業局、環保局組織的標準化改造驗收認定。2018年1月16日,企業組織了一期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工程自主驗收。福豐公司對殘余沼液和2個鋪設防滲膜的收集池正開展污水污泥治理,治理方案與治理措施已確定,截至8月23日共抽取處理沼液約3271噸。
2.完成華陽農牧公司整改。華陽公司已停產并清空豬舍,擬關閉取締。
3.強化督查巡查。閩侯縣環保局、農業局、林業局和洋里鄉政府組成工作組,督促福豐公司和華陽公司落實整改工作。洋里鄉政府對華陽公司開展日常巡查。
三十二、梧垵溪是泉州市晉江、石獅的跨界河流,長期嚴重污染。2013年泉州市政府組織晉江、石獅兩市開展整治,但整治工作不力,梧垵溪晉江段每天仍有約5600噸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福州長樂市金峰鎮蓮柄港河沿岸污水直排,垃圾順坡傾倒,河水發黑發臭,采樣監測化學需氧量192 毫克/升、氨氮38.6毫克/升、總磷1.12毫克/升,分別超過地表水Ⅴ類標準3.8倍、18.3倍和1.8倍。
(一)梧垵溪問題
整改時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間取得明顯成效
整改進展:完成階段性整改任務,按照時間節點持續推進。
1.泉州市印發《泉州市梧桉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方案》,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協調石獅、晉江市以及有關市直單位形成合力,統籌推進河道整治、管網建設、工業和農業污染治理、生態補水蓄水、垃圾治理等專項工作。
2.晉江市方面:一是全流域計劃埋設截污管道22.7公里,總投資6983萬元,分三個標段建設,2018年5月上旬已實現沿線主干管貫通。同時,推動83家涉水合法生產企業達標污水納管,已完成70家,另有13家已徹底停產。二是建設農村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6個村(社區)已經完成農村生活污水管網施工圖設計并移交相關鎮(街道)實施,共涉及19個項目,目前已全部開工,其中完工9個。三是實施河道清淤,開展流域“五清”行動,投入資金1.135億元,完成主干河道整治10.91公里。同時,全面推進流域綠化、環衛保潔、生態景觀等各項治理工作。四是實施生態補水,針對梧垵溪、梧桐溪、缺塘溪等流域嚴重缺水的問題,計劃投資2.3億元,實施生態補水工程,2018年下半年開工,2019年上半年建成通水。五是完善水質在線監控項目,在4個主要監測斷面安裝四套流域水質在線監控設備,每天4次對流域COD、氨氮、總磷等主要污染因子進行實時監測。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