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29 09:52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17年4月24日至5月24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對福建省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2017年7月31日反饋了督察意見。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也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殷切囑托,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嚴格的要求,全力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截至目前,全省72項整改任務已完成31項,其余41項均按序時進度推進。現將我省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生態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努力建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的美麗新福建。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以省委書記為組長、省長為常務副組長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截至2018年8月底,省委、省政府召開整改工作會議149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就督察整改批示135次,省領導一線督導整改工作94次。省委書記于偉國多次強調,抓好督察整改是一項政治任務,站位要更高、標準要更嚴、落地要更實、工作要更緊、質量要更優;要把抓整改工作作為檢驗“四個意識”強不強的重要體現。省委副書記、省長唐登杰多次明確要求各地主要領導堅持親自抓、持續抓、一線抓,采取部門聯動、明查暗訪、專項督查等方式,多措并舉推動各項整改工作。省委、省政府陸續召開我省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視頻會,對整改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二是壓實整改責任。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督察反饋意見4個方面問題,分解細化為38個具體問題、72項整改任務,逐項明確責任單位、整改目標、整改時限、整改措施,實行臺賬式管理,掛賬督辦、跟蹤問效,落實到位一個,對賬銷號一個。省委、省政府陸續出臺《福建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福建省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辦法》等制度,將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作為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的重要內容和省級環保“三合一”督察的重中之重。三是強化督促檢查。從2018年6月起,每月在省委《八閩快訊》上公布各地市環境質量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并將8個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突出問題列入省委省政府掛牌督辦事項,對三市一區和九個縣區在落實中央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中存在的整改方案不完善、整改推動不力、整改進展偏慢等問題,開展聯合集中約談;今年6-8月,在全省開展為期3個月的省級環保“三合一”督察,公開曝光5起生態環保問題整改典型案例;今年7月開始,全省集中開展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攻堅行動,聚力攻堅,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四是健全長效機制。鞏固中央環保督察成果,將整改落實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制定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交賬銷號、“三合一”督察、實化網格監管、信息公開工作辦法,著力構建與中央環保督察無縫銜接的工作推進和制度體系。五是嚴肅責任追究。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移交的13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成立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責任追究工作領導小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依規依紀依法提出處理意見,確保責任追究的質量、效果和進度,努力做到既追究違紀責任,又解決思想問題。
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水十條”“大氣十條”和“土十條”,組織實施“清新水域”“潔凈藍天”“清潔土壤”三大工程,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在抓“清新水域”方面,持續推進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2018年1-8月,在降雨量大幅減少、江河徑流量同比減少51%的情況下,全省12條主要河流Ⅰ~Ⅲ類水質比例達93.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小流域Ⅰ~Ⅲ類水質比例達81.6%,同比上升2.6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同比減少53個。在抓“潔凈藍天”方面,強化臭氧污染防治和區域聯防聯控,完成700多個重點行業VOCs污染治理項目,全面完成45臺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黃標車3.6萬輛。2018年1-8月,九市一區城市空氣平均達標天數占比95.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3個百分點,PM2.5等6項指標均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在抓“清潔土壤”方面,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率先完成約1.5萬個農用地土壤詳查點位布設,完成1.3萬個樣品采集,采樣進度達到86.7%,加強土壤環境風險管控,在三明尤溪、大田和龍巖上杭縣率先開展土壤污染風險防控試點,并啟動一批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
三、實施促進“三大能力”提升計劃,補齊生態環境治理短板
全面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處置能力。通過生活污水治理能力提升計劃,完成54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新建改造污水管網2469公里,排查排水管網6800多公里,完成清淤疏浚5100多公里,國家下達的86條黑臭水體整治任務中84條已基本完成整治工程。2017年建成166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新建改造52.15萬戶三格化糞池。通過生活垃圾治理能力提升計劃,全部停用483處鄉鎮在用簡易垃圾填埋場和燜燒爐,完成9座“十二五”規劃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項目,新建4座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提升改造7座滲濾液處理不達標設施,建成2座飛灰填埋場,已基本完成7座非正規垃圾填埋場存量垃圾治理,完成247個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建設任務。通過危險廢物處置能力提升計劃,新增危廢經營單位19家,新增加危廢處置能力34.88萬噸/年。與督察前相比,全省超期貯存危險廢物削減率達91.2%。
四、深化“五大專項整治”,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針對落后產能淘汰問題,實施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和專項整治行動。2017年完成退出煤礦36處,去產能244萬噸/年;取締“地條鋼”問題企業35家、合計產能535萬噸,全面完成“地條鋼”取締目標任務。針對建筑飾面石材行業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問題,全面關閉敖江流域福州羅源縣和寧德古田縣的飾面石材礦山,開展廢棄礦山和廢棄生產場地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針對“散亂污”企業污染問題,通過“清水藍天”等環保專項行動,共取締關閉小散亂污企業4000多家,同時引導加快專業園區建設,完善園區環保基礎設施。針對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全面完成關閉拆除和改造升級任務,共關閉拆除生豬養殖場(戶)2.33萬家,削減生豬544.5萬頭,完成可養區6210家生豬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針對環境安全隱患問題,完成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福清江陰工業區安全控制區內居民搬遷工作,泉港石化園區安全控制區搬遷工作完成53.3%。完成漳州古雷石化啟動區4.2萬立方米公共應急池建設和聯通能力提升改造。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