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29 09:39
來源:生態環境部
7.啟動新一輪中小企業創新轉型行動。促進中小企業創新轉型,出臺《天津市新一輪中小企業創新轉型行動計劃(2017—2020年)》《天津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獎勵試行辦法》等文件,新培育認定187個“專精特新”產品,支持資金共計5110萬元,累計已完成創新轉型的中小企業達到4600余家。
六、2016年3月,國家能源局《關于建立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機制暨發布2019年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的通知》明確指出,天津市煤電建設經濟性預警、煤電裝機充裕度預警、資源約束三個指標均為紅色預警,這種情況下仍在上馬或準備上馬火電項目。
整改進展情況:已經完成。
1.編制《天津市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工作實施細則》,嚴格控制全市煤電機組規模。印發《市發展改革委關于不再審批(核準)新建燃煤發電項目的通知》,明確我市域內不再審批燃煤發電項目。
2.按照《天津市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工作實施細則》要求,各相關部門嚴格落實重點任務,嚴控新增煤電規模,不再審批(核準)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含自備電廠),實施煤電機組節能改造,規范自備電廠管理。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有序推進煤電建設。
七、寧河區在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里海濕地核心區和緩沖區內違法建設濕地公園,區委、區政府違反自然保護區管理相關規定,在2015年5月十部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活動監督管理的通知》后,仍在部署加快推進公園建設,運營期間年均入園游客達35萬人次。天津市海洋部門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有關規定,多次批準游客進入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國土資源部門從未對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法占地行為實施監管。天津市政府于2014年12月批復天津未來科技城總體規劃,涉及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8.42平方公里。
整改進展情況: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并按序時進度持續推進。
1.拆除七里海濕地保護區域違建項目,出臺《七里海濕地保護區違規建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實施方案》《七里海濕地保護區緩沖區、實驗區違規建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實施方案》《七里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和《關于建立七里海保護區管理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對環保部通報的174處疑似問題點位進行調查核實,最終確定包括原濕地公園在內的230處問題點位(其中核心區54處,緩沖區和實驗區176處),通過采取拆除整改、合規銷號、完善農業設施調整手續、結合七里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逐步外遷四項舉措,共拆除建筑面積和硬化面積約105.5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硬化面積62.5萬平方米),完成2017年度違建拆除整改任務。
2.編制并嚴格落實《七里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2017—2025年)》,統籌推進七里海濕地保護修復十大工程建設。
3.加強保護區核心區及緩沖區、實驗區準入管理,成立七里海保護區公安警務站,強化執法監管,加大違法進入行為的處罰力度。梳理完善“進入自然保護區從事相關活動許可”事項審批流程及“進入海洋自然保護區從事相關活動許可審核意見單”。
4.徹底關停原濕地公園,對七里海濕地公園相關設施以及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116宗、1130.2畝違法用地項目進行了拆除清理。結合對全市8個自然保護區的全面排查整改,共對130宗、1164.23畝違法用地上的建筑物進行了拆除清理,立案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386宗、面積905.66畝。
5.印發《市國土房管局關于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通知》,強化土地利用規劃管控、嚴格新增建設用地審批、嚴格規范土地整治管理、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等管理工作,對強化礦產資源規劃管理、嚴格礦業權審批準入、加強地質遺跡保護等三個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各區加大嚴肅查處自然保護區內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力度。
6.按國家要求,組織劃定全市生態保護紅線,并對社會公開發布。陸海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1393.79平方公里,占陸海總面積的9.91%。
7.市政府批復實施《天津未來科技城總體規劃(2013—2030年)》(修改),未來科技城總體規劃修改方案已將未來科技城總體規劃與七里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沖突的8.42平方公里規劃用地扣除,突出規劃的引導性和權威性,加強對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規劃管控。
八、2014年1月,武清區政府違規同意在大黃堡濕地市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開發建設翠金湖居住小區項目,相關部門違規辦理規劃、土地等手續,生態保護為項目開發讓路,目前已完成建筑面積28.35萬平方米。
整改進展情況: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并按序時進度持續推進。
1.編制規劃方案。編制了《天津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2017—2025年)》。按照天津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要求,制定了大黃堡濕地保護修復“1+7”工作方案,包括1個總體方案和村莊環境整治、生態移民、核心區土地流轉、生態補水、生態移民工程規劃選址和實施主體、翠金湖項目治理、資金核算7個專項方案,突出濕地生態系統和鳥類資源的保護方向,形成了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進一步細化責任體系,明確工作目標、時間節點、任務分工、責任領導、責任人員,工作落實到鎮、村、片區、科室,層層壓實責任,形成更加明細完善的保護與修復工作體系。
2.編制專項規劃。編制《天津大黃堡濕地保護與修復專項規劃》和《龍鳳河綜合治理專項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會,已經區政府常務會通過,現正按程序進行立項、招投標工作,進入工程實施階段。
3.推進土地流轉。按照“依法、公開、自愿、有償”的原則,細化制定土地流轉價格、補償標準和增長機制等政策,已經完成52.5平方公里魚池和農用地流轉。對核心區 4 個村莊、緩沖區 5 個村莊,計劃采取跨鎮異地生態移民,已確定了還遷區選址,擬定移民安置選址位置在汽車產業園配套服務區范圍內,并組織上馬臺、汽車園等相關單位針對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召開了專題會進行深入研究,目前已完成生態移民用地規劃調整,可以滿足項目建設的需要。生態移民方案已完成起草,正在修改完善,還遷房建設工作與企業進行著對接,洽談合作。移民選址位置地上物清除工作正在進行。
4.加強濕地保護修復。按照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方案,開展濕地環境綜合整治,組建巡查隊伍,對違法建設、環境保護、消防安全等進行全天候管理。對濕地保護區內村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違法建設、“散亂污”企業作坊、河道坑塘等進行了全方位整治,清理垃圾5600余噸,購置垃圾分類桶、保潔車、垃圾周轉箱等1600余個(套),保證村莊垃圾日產日清。集中開展生活污水整治工作,將2018-2020年三年生活污水處理任務全部納入2018年任務中,目前已經啟動實施。大力整治違法建設,完成了濕地內49處違法建設整改。加強“散亂污”企業整治,共排查清理141家。對保護區內河道坑塘進行了集中清理,落實了河長制,發現垃圾、漂浮物隨時清理。推進水源調蓄,利用北運河、青龍灣減河等雨洪資源和北京再生水資源,為濕地生態補水 8100 萬方。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河道清淤 7 萬方,修建巡護路 6000 平方米,補充界碑界樁 200 余處,核心區南部區域實施了半封閉化管理,立圍網4050米。啟動濕地修復工程招標代理單位的招標工作。加強濕地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共發放宣傳資料8000多份,印制宣傳展牌87幅,開展了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解救放飛珍貴鳥類近千只,救助野生動物300余只。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