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系列七】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

時間:2018-09-11 13:2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蘭亞軍

  【系列一】寫在垃圾分類作戰正酣之際:其六大理念和“12345”法則

【系列二】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屬性

  【系列三】垃圾分類的目標、原則及評判標準

  【系列四】垃圾分類的難點分析

  【系列五】垃圾分類的根本出路在市場化改革

  【系列六】垃圾分類,社區應是“主戰場”

  前面6篇文章,主要講了“物”的問題——垃圾及垃圾分類的屬性、特性、難點以及根本出路問題,也講了“人”的問題——垃圾產生及垃圾分類的主體,如何通過“理”“利”“罰”來對“人”進行管理,以調動其參與垃圾分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一篇講垃圾分類中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時間”的問題。

  在本系列文章的開篇就說了,垃圾分類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我們很多人只看到了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垃圾分類做得很好,卻沒有看到其背后的長時間的努力和付出。垃圾分類,日本用了30年,德國用了40年,而瑞典用了整整一代人。

  我國大陸的垃圾分類這么多年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除了前面講的諸多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我們太浮躁、太急于求成了,總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結果自然是適得其反、事與愿違。在垃圾分類領域里,慢即是快,快即是慢,沒有捷徑可走,如果有,也只能是八個字——“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因為,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

  一、反對“失敗論”和“速勝論”兩種觀點

  垃圾分類想要做成功,需要要反對兩種觀點:失敗論和速勝論。

  失敗論的主要觀點是,我們國家的居民環保素質比較差,垃圾分類處理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垃圾分類處理鏈條上的各種利益主體的利益和關系不容易打破,環衛體制、機制改革難度很大,等等,所以,我國不適合做垃圾分類,或者說,我們做垃圾分類一定是要失敗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也是要反對的!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垃圾分類工作可以“一步到位”、“一勞永逸”,這是對垃圾分類認識的“簡單化”。垃圾分類的工作從大眾接受到運行成熟,需要一系列系統的工作來組織運行,認為垃圾分類可以“立竿見影”、“立見成效”,這是錯誤的事業觀、政績觀。

  雖然這兩種觀點表面截然不同,但實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看到了問題的局部、表面,而沒有從垃圾分類全局、本質出發,沒有認清垃圾分類處理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沒有實事求是和一切從實際出發,犯了經驗主義和主觀主義的錯誤。

  我們的觀點是:在我國,垃圾分類一定會成功,這一點無庸置疑。但不會很快,需要一場“持久戰”。

  說垃圾分類一定會成功,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垃圾分類處理是垃圾處理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是人類文明到達一定高度的必然產物。二是有領導的高度重視,特別是高層領導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發已出“要普遍推進垃圾分類制度”的號召,還有住建部、國家發改革委、教育部等相關部委都已在積極行動。三是18年來的經驗和教訓,也為現在的垃圾分類積累了寶貴的財富。四是民眾的環保意識也在大幅度提高。

  二、為什么說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

  1、居民的意識、生活習慣的改變需要時間。生活垃圾分類,民眾的參與非常重要,需要從點滴入手培養生態理念和改變生活習慣。而生活習慣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日本和臺灣的經驗看,做好垃圾分類工作,要達到90%以上人的共識,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當然,我們國家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可能不會那么長,但5至10年的時間還是需要的。因此,垃圾分類工作,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扎扎實實地做好每條街道、每個社區、每個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最終將會有一個好的效果,涓涓溪流才能匯成大海。

  2、政府的觀念改變需要時間?,F在很多城市的管理者還是局限于過去后端的被動式的處理方式,環衛部門還只是“垃圾的搬運工”,由垃圾處理—-垃圾管理——垃圾治理,最后,向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和方式轉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3、法律法規的出臺也需要時間。垃圾分類要成功,一定要以法制為基礎,需要國家層面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及配套措施,從立法計劃到調研再到正式出臺,需要較長的時間。

  4、分類收運處理體系的建設需要時間。垃圾分類處理涉及的鏈條很長,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各環節所需的軟硬件、設備設施的建設是龐大而細致的工作、它的建立也需要時間。

  這些因素,決定了垃圾分類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同于治酒駕和禁煙令,一部法律、一個禁令便立竿見影。

  三、怎么打這場“持久戰”?

  1、是根據地思想

12

編輯:劉影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