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23 15:53
來源:遼寧省政府
3.科學設計,經濟實用。城鎮公廁設計和建設要突出環境整潔、干凈衛生、方便舒適等實用功能,力戒豪華,脫離實際。認真執行《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16),在人流集中場所的公廁,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的比例不小于2∶1;其他公廁女蹲(坐)位與男蹲(坐、站)位比例可為3∶2。有條件的公廁可設置無性別廁位。公廁外觀和色彩設計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按照《無障礙設計規范》(GB50763—2012),對方便老幼、殘疾人等特殊人群使用的衛生間及附屬的盲道、輪椅坡道、手抓桿等無障礙設施設備進行設計、建設。(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殘聯)
4.建管并重,提升服務。各地區要建立健全公廁日常保潔責任制,強化業務培訓,做到日常管理規范化、標準化。配備專職責任人和保潔員,建立廁位損壞維修報備制度,有效利用可用廁位。進一步完善城鎮公廁引導牌配置,設置清晰鮮明的標識和指引,標明開放時間。運用“互聯網+”,推廣“城市公廁云平臺”,方便群眾就近如廁。切實加強學校、交通樞紐、商場、公園、廣場等人口密集公共場所公廁的運行監管,力爭達到“四凈三無兩通一明”,即地面凈、墻壁凈、廁位凈、周邊凈,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水通、電通,燈明。對企業棄管的公廁,各主管部門要加強管理,確保正常使用。(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教育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委)
5.科技支撐,綠色環保。新建、改擴建公廁要符合節水、節能、環保、生態等技術要求。加快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加強產學研結合,有針對性地研發適合北方寒區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易維護及資源化利用的排泄物處理處置技術和設備,針對不同條件和類型,開展試點和示范工程。各地要組織完成公廁數據專項核查,強化日常維護管理。做好移動公廁儲備,提高應急反應能力,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省科學技術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環保廳)
(二)提升旅游廁所品質。
1.開展建設提升行動。旅游廁所規劃與設計要嚴格按照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旅游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8973—2016)》等技術規范標準執行。推進廁所均衡化分布,努力形成國家旅游風景道、城市游客中心、自駕車房車營地、旅游交通標示標牌等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旅游廁所建設向有旅游資源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傾斜。加快第三衛生間建設步伐,力爭在國家級、省級旅游度假區、4A級以上旅游景區及4星級以上溫泉旅游企業逐步實現全覆蓋,鼓勵A級旅游景區和其他旅游場所建設第三衛生間。(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省旅游發展委;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國土資源廳)
2.開展服務提升行動。推廣以PPP模式、提供承包經營、大中型企業冠名贊助、企業出資政府回購等“以商建廁、以商管廁、以商養廁”模式。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管養機制,鼓勵引進專業化、集團化、連鎖經營的廁所管理公司。探索創新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鼓勵設置男女廁位轉換、開設女性專用廁所,體現人文關懷。在旅游旺季、重大節假日、大型節慶活動期間,鼓勵設置移動廁所。(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省旅游發展委;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委)
3.開展科技提升行動。按照《廁所革命技術與設備指南》要求,不斷創新循環水沖、微水沖、真空氣沖、無水沖、可生物降解泡沫等技術。在氣候寒冷、無上下水系統的區域,推廣生物處理技術,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在除臭殺菌技術方面,推廣電子分解技術、光觸媒技術、射線殺菌技術等;在廁所建設材料方面,推廣使用綠色環保材料。(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省旅游發展委;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科學技術廳)
(三)抓好農村戶廁改造。
1.因地制宜,分類推進。農村戶廁建設在城鎮污水管網覆蓋到的村莊和農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系統建設地區,推廣使用水沖式廁所;在一般農村地區,推廣使用三格化糞池式、雙甕漏斗式等符合國家技術規范的廁所;在重點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村莊,原則上采用水沖式廁所;在山區或缺水地區的村莊,推廣使用雙坑交替式廁所。鼓勵加大水沖式衛生廁所建設比例,提倡改廁入戶,確保冬季正常使用。(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環保廳、省旅游發展委、省農委)
2.示范引領,整村推進。對本地區美麗鄉村和宜居鄉村進行排查,確保全面達標。積極探索戶廁建設適宜技術和模式,建設一批農村戶廁建設示范縣、示范村,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
3.加強協作,糞污同治。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要同步實施糞污治理。組織編制適合不同地區農村改廁和糞污治理設施建設標準圖集,推行合理改廁模式。農村新建戶用廁所要達到糞便無害化處理要求,指導村民科學使用無害化處理后的糞便,對未完全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要統一開展收集和清運。(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環保廳)
綜合考慮村莊區位、農戶數量、聚居程度等因素,結合經濟條件和管理能力,選擇適宜的污水收集和處理模式,因地制宜有序建設農村廁所下水道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有條件的地區要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農村延伸,集中處理農村污水垃圾。(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省環保廳;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衛生計生委)
4.強化管理,同步維護。農村戶廁要嚴格執行改廁流程、加強施工技術指導、提升工程質量管理、強化農村戶廁的管理和維護。農村戶廁維修和管理,納入市縣區政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對新(改)建的戶廁建檔造冊,涉農縣(市、區)組織填寫農村改廁村統計表和戶廁明細表,留存備查。對已建成的農村戶廁要以村為單位,有步驟、分階段進行排查和維修,做好日常養護。(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省衛生計生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政府是推進“廁所革命”的實施主體、責任主體,要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推進“廁所革命”工作協調機制,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明確責任分工,強化統籌協調。要研究制定本地區推進“廁所革命”工作方案(2018—2020年),于2018年12月底前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