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23 15:25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琪
垃圾焚燒行業發展快速,大體量焚燒廠項目不再少見,垃圾焚燒行業面臨多種問題。在2018(第六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上,旺能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呂志剛先生從垃圾焚燒從業者角度出發,對垃圾焚燒技術創新做出了分享。
旺能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呂志剛
以下為呂志剛現場發言內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作為從事環境行業十幾年的老兵,在此提出個人對垃圾焚燒發電的幾個問題:
第一、什么樣的垃圾可以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爐?目前我國主要是混合垃圾進入焚燒爐,帶來了很多問題。國家提倡藍色焚燒,但是藍色焚燒對入爐垃圾質量有要求。若按照目前的混合垃圾焚燒,實現真正的藍色焚燒還有困難。第二、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垃圾焚燒廠?第三、垃圾焚燒發電技術還存在哪些問題?
以下分別來回答這三個問題。
第一,什么樣的垃圾可以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爐?
從焚燒角度來看,我國垃圾有高水分、高灰份和分類差三大特點,高水分會帶來入爐前滲濾液以及焚燒后煙氣量大等問題。我國垃圾焚燒總體來說污染物排放總量高,整體焚燒爐效率較差。
目前在我國現存的危廢標準中,飛灰屬于危廢,但是渣目前按一般固廢管理。渣含金屬等元素,是綜合回收利用廠的原料。對于渣的鑒別等也沒有明確的規定,是在焚燒廠內鑒別還是在回收利用廠進行鑒別?渣處理目前也是垃圾焚燒行業的一個問題。
現在進入焚燒廠的主要是混合垃圾,以生活垃圾為主。我國工業垃圾去往何處處理也是一個問題。目前大部分工業垃圾也進入了生活垃圾焚燒廠。焚燒入場垃圾成分復雜,后端治理的難度會很大。
進入焚燒爐的垃圾需要標準完善,現在國內已有幾家企業在爐排爐前端對垃圾進行燃料處理,即在入爐前,重視垃圾分類以及垃圾燃料化,將垃圾變成高質量的SRF(固體回收燃料)。目前“機械-生物處理(MBT)技術”在國內部分地區已經運行,但仍需要調整,解決水土不服問題,適應中國生活垃圾成分組成。同時,MBT 技術面臨盈利模式的困境,MBT技術前端占地面積大且耗電量巨大,如何盈利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設備國產化是MBT技術存在的另一方面問題。
第二、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垃圾焚燒廠?
垃圾焚燒廠需要回歸本源,垃圾焚燒廠作為末端處置設施,其功能是安全有效地處理生活垃圾。呂志剛對未來新建的垃圾焚燒廠提出幾點建議:
1. 注重功能性。
2. 建筑方案簡潔不失特色。
3. 綠化景觀方案結合功能需要。
4. 二次裝修簡約。
5. 重視環保宣傳、展示
第三、垃圾焚燒發電技術還存在哪些問題?
1. 從設備端來說,高參數燃燒能提高能效,但也面臨風險大的問題:如何做到高溫高壓燃燒,解決高溫腐蝕的問題是生活垃圾焚燒中仍存在的一大技術難點。
2. 從管理端來說,焚燒廠管理很重要:焚燒廠的管理對企業是一大考驗,包括工程管理、運營管理等,焚燒廠運行效果與管理息息相關。
3. 從政策角度來說,我國垃圾焚燒標準需要提高:目前我國垃圾焚燒電廠爆發式增長,且動輒單體項目逾千噸。若保持原有的焚燒標準,在當前垃圾分類差和低回收率的現狀下,如此焚燒規模想必會帶來更大的污染。各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4. 尾氣處理工藝也存在問題:近些年來,SCR脫硝技術逐漸推廣,但長期穩定達標運行還存在問題。運用SCR技術脫除二噁英效率偏低,急需技術升級。
這是美欣達集團的運管調控中心實拍圖,能夠實現遠程上傳。未來更新后,可以實現局部的遠程控制。目前運管調控中心擁有遠程管控,KPI,設備、運行等功能,實現高自控水平智能化管理,優化用人、提高管理安全性、提升全廠效率。
旺能環境母公司美欣達集團目前的主營業務包括再生資源、危廢處理、垃圾焚燒、餐廚垃圾處理、智慧環境、環衛一體化等等。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