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23 15:49
來源:安陽市政府
近日,安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印發安陽市2018—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是全文內容:
安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安陽市2018—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安政辦〔2018〕51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及有關單位:
《安陽市2018—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2018年8月9日
安陽市2018—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為做好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和《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2018年全省城市建設管理工作要點的通知》(豫建城〔2018〕1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城市工作會議要求,以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為突破口,以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健全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努力提升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二)總體目標。
2018年年底前,在全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生活垃圾實行三分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全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第一批試點達到5萬戶,其中文峰區1.5萬戶、北關區1萬戶、殷都區1萬戶、龍安區1萬戶、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安陽縣)5000戶。在全市范圍內省級以上文明單位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019年年底前,全面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穩步擴大生活垃圾分類范圍。市區居民小區的試點擴展到10萬戶;各縣(市)開始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試點工作,其中林州市2萬戶,湯陰縣2萬戶,內黃縣2萬戶,共計6萬戶;市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廚余垃圾處理廠開始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3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10%以上。
?2020年年底前,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相關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生活垃圾實行四分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市區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擴展到20萬戶,市廚余垃圾處理廠建成并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0%以上。
?二、工作原則
(一)政府推動,全民參與。落實各縣(市、區)政府主體責任,強化屬地管理,加強政策宣傳和引導,明確規范標準,統一管理監督要求。發揮公共機構和企業示范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二)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學習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探索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機制模式,選擇我市具備條件的區域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通過對機關單位、城區居民的要求和鼓勵,引導其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總結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由點帶面,逐步推廣。
(三)完善機制,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合理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積極探索經營模式,按照招標要求引入專業化服務公司,提升分類回收和處理水平。明確責任和分工,完善獎懲政策,加強監督考核,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良性運作機制。
(四)統籌規劃,協同推進。統籌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等環節的銜接,做好頂層設計,形成統一完整、協同高效的全過程運行系統,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長效化、制度化。
三、責任分工
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行屬地管理、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
(一)各縣(市、區)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本轄區內居民小區、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商業網點、公共場所、學校等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工作。設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措施和對鄉鎮(街道)、相關單位的考核標準等工作。生活垃圾分類具體推進工作由各鄉鎮(街道)、相關單位負責,形成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管理體系。
(二)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綜合執法局):負責制定和落實《安陽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管理辦法》,負責生活垃圾分類宣傳。配合相關部門制定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的建設規劃,加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負責對不按規定設置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及正常維護的和不按規定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在公共區域進行可回收物分揀、貯放生活垃圾的行為進行執法。負責督促園林管養單位開展園林綠化可利用垃圾的收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推動有機垃圾堆肥回用于園林養護。
(三)市文明辦:在文明單位內組織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文明社區、文明單位常規化的考核和評選;將垃圾分類宣傳納入公益廣告宣傳內容。
(四)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市本級投資項目審批工作;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做好我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等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
(五)市衛生計生委:加強對各醫療單位醫療廢物的管理,嚴禁將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
(六)市愛衛辦:將生活垃圾分類與循環利用工作納入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等創建工作考核。
(七)市教育局:負責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和推廣工作,將生活垃圾分類與循環利用知識納入教育內容。
(八)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改進產品包裝和限制過度包裝,促進生產系統內部物料的循環利用,推行凈菜和潔凈農副產品進城,在生產、流通環節中減少垃圾產生。
(九)市民政局(市雙擁辦):指導社區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社區居民公約內容,嚴格規范對社區公益性舊衣捐贈的監督管理,杜絕捐贈的舊衣物非法流入二手市場。
(十)市財政局:負責保障生活垃圾分類與循環利用經費,并落實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理等相關經費。
(十一)市城鄉規劃局:負責落實環衛設施專項規劃,預留和控制相應的設施用地等相關規劃管理工作。
(十二)市環保局:指導生活垃圾分類與循環利用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生活垃圾分類與循環利用過程中環境污染的防治監督;負責監督管理分類收集后的有害垃圾無害化處置。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