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02 15:17
來源:四川嘉道博文
2018年7月31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Peter Vitousek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美國科學院院士Pamela matson三位院士及國際小麥玉米改良中心Ivan Ortiz-Monasterio教授、西南大學長江學者陳新平教授、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石孝均教授、四川省農科院呂世華研究員等人組成的專家團隊,蒞臨蒲江縣國家有機農業示范縣,調研蒲江綠色農業發展、嘉博文整縣制耕地質量提升“5+1”服務模式和“鄖陽水土共治模式”,給予充分肯定,認為這是一種符合國際綠色發展理念的創新模式,值得推廣和借鑒。
▲專家團隊與公司領導合影
參觀介紹
專家團隊于31日下午抵達蒲江縣國家有機農業示范縣“5+1”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蒲江縣農林局副局長楊德平介紹了蒲江綠色農業發展經驗及實施措施,四川嘉道博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農業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譚慶軍對蒲江農業產業情況及“5+1”模式進行了介紹。
專家團隊對蒲江農業產業未來發展表示期待,也對“5+1”模式給予了肯定,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認為這是一種符合國際綠色發展理念的創新模式,值得推廣和借鑒。
研討交流
雙方共同交流研討,譚慶軍先生對“5+1”模式的具體實施情況、成果以及未來發展作了分享匯報。十堰市綠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剛也分享了鄖陽縣水土共治環水有機農業項目內容以及對長江大保護的重要意義。
與會嘉賓對項目成果表示肯定,同時認為蒲江“5+1”模式、鄖陽水土共治模式具有可推廣性。
會議在愉快融洽的氣氛中結束,成果頗豐。除了交流學習,更開啟了院企合作的大門,為今后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等奠定了堅實基礎。
走訪考察
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是成佳茶鄉。專家團隊對該茶園進行了實地考察,并了解了當地茶葉種植情況、土壤情況。
院士專家團隊簡介
張福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糧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民盟中央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和中國農業大學委員會主任、農業部科技委委員、教育部科技委農林學部副主任、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專家組組長、國家環境特約檢察員、北京市人大代表、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和國家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Peter Vitousek
斯坦福大學Clifford G. Morrison人口與資源研究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環境科學家之一。主要研究人類活動對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生物多樣性、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Pamela matson
美國斯坦福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2010年度“愛因斯坦講習教授”獲得者。主要研究全球環境變化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她是麥克阿瑟基金會的研究員,世界自然基金會和美國國家公園保護協會理事,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科學與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圓桌會議的主持者,曾提出了“以地域為基礎的綜合分析”,已發表150多篇學術論文和4本專著。
陳新平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特聘教授、中國土壤學會理事、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石孝均
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國務院農業資源學科評議組成員、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組成員、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植物營養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