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30 09:3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少甫
在“2018首屆環衛一體化高峰論壇”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總工,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環衛中心主任劉晶昊作了題為“環衛一體化體系構建”的精彩演講,系統講解了環衛行業的整體觀、生態觀和義利觀,多角度、多維度立體解析環衛一體化的體系構建。
劉晶昊現場分享中
以下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環衛的整體觀: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在《習近平用典》的第297頁中提到“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指的是考慮問題要有戰略思維,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要有大眼光、大胸懷、大境界。這里的思維主要是時間角度的長遠利益以及空間角度的全局利益。考慮環衛一體化整體戰略的時候也要從這兩個方面來考慮即環衛的時間觀和環衛的空間觀。環衛一體化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一體化,更要從國家的角度來看整體體系的構建,也就是環衛的整體觀。
首先講環衛的概念,環衛是由環境和衛生兩部分組成。其中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而衛生的概念來源于醫學,從公共衛生的角度,消毒、滅菌、不傳播疾病等等。環境衛生的要求主要分為三個層次,即干凈、整潔、美麗。首先是干凈,指的是清掃、清洗、清除、清理的概念。其次是整潔,要將垃圾分類收拾好,分類整理好,形成一個不凌亂的環境。第三是美麗,在干凈和整潔的基礎上,居民對感官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做出藝術感,使環境有氣質、有品質、有品味。
從我國環衛體系的建設來看,2006年出臺的《中國城鄉環境衛生體系建設》提出了“大力推進環境衛生監管的政府行政體系、環境衛生治理的市場運行體系、環境衛生管理的社會參與體系和環境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體系等四大體系建設,從而構成完整、規范的城鄉環境衛生體系”。這個文件發布比較早,大規模的環衛市場化是近年在PPP推動下才得到蓬勃發展。當時按照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福建省也積極開展了農村家園清潔活動,也進行了一些城鄉一體化的探索。
從時間角度看,1978年改革開放自至今天正好40年,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我國自身實力在變化,自然環境在變化,城鎮化建設在變化,人也在變化。從GDP來看,2016年我國GDP總量達到74.41萬億元,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增長愈百倍。隨著GDP的增長,人們對環境衛生的需求也不斷上升,環衛行業隨之發生變化,從“六五”開始醞釀,至“七五”期間正式起步,再到“八五”期間進行立法,出臺了市容環衛條例和成立環衛協會,后來“九五”時期發展的堆肥,“十五”期間推行的填埋,“十一五”期間大力發展焚燒,再到“十二五”期間從城市推行至縣、鎮、村,到“十三五”時期全國范圍推行垃圾分類,我國環衛行業的發展步步為營地前進,從局部慢慢影響整體。
而從空間角度來看,我國的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其中道路交通設施用地3.7萬平方公里。根據《城市建設年鑒》和《城鄉建設年鑒》,城市道路清掃保潔總面積7949.23平方公里,縣城道路清掃保潔總面積達2506.22平方公里,兩部分合計未1.03萬平方公里,合約103億平方米。以10元/平方米的服務單價計,我國道路清掃保潔方面的服務總額將超過1000億元/年。我國目前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年清運量約2.4億噸,垃圾的收運、處置再加上智慧環衛、垃圾分類等的服務費用,全國來看,環衛行業總體市場空間約2000億元/年左右。
環衛的一體化:多個層面的一體化
在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下,環衛行業的市場還將繼續保持增長。不斷擴大的環衛細分領域也正在推動環衛服務的一體化發展。具體來講,環衛的一體化不僅是指地理空間一體化(即城鄉、山地、平地的一體化),心理認知一體化(態度、地位、尊重的一體化),硬件裝備一體化(即車輛、容器、方式的一體化),作業標準一體化(即作業、考核、監管的一體化),人員配置一體化(即性別、年齡、能力的一體化管理),形象標識一體化(即著裝、噴涂、LOGO等的一體化)。
現在說的環衛一體化通常是狹義的,將垃圾相關服務進行打包,招標公司統一招標,政府每年支付費用,就形成了現在一般意義上的環衛一體化。這種環衛一體化,本質上是環衛市場化體系中的一個環節,正如2006年出臺的《關于印發中國城鄉環境衛生體系建設的通知》中提出的“構建環境衛生市場化運作體系”和“加快環境衛生市場化運作步伐”中的相關要求。在城鄉區域統籌治理、農村垃圾處理、智慧環衛、垃圾分類幾個大的背景下,特別在PPP政策助力推動下,目前環衛一體化和環衛市場化的招標、采購已經非常蓬勃發展,但是監管體系方面并沒有完全配套,整個市場是一場資本盛宴。
2016年,我國已有愈5000個環衛項目,遍布全國,項目體量不一有大有小,服務年限也各有不同,其中有一年的,有三年的,也有十年以上。而2018年上半年,我國環衛項目已出現5000余個,已與2016年全年項目數量相當,預計今年環衛項目總量將比2016年翻一倍。
環衛的生態觀:行業健康發展,需要人財物等資源均衡配置
在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們還應考慮到環衛行業的生態觀。我們將人類文明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即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對于我國而言,目前已經從高能耗的工業文明階段進入了生態文明階段,對變化循環、生物的多樣性、環境的適應性、氣候的適應性、和諧共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實上,生態系統這個理念,在食物鏈上是生物間生存存亡的關系,但在整體上是和諧的、穩定的。一些個別企業的起伏發展是正常現象,要辨證地來考慮這個問題,不能因為個別問題而認為整個行業都不行。
行業需要健康發展。通俗地講,健康就是不感冒、不發燒、不生病。但同時還要有精神、有活力、有免疫力、有恢復力。對于環衛行業具體而言就是: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