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08 10:55
來源:環保部發布
3月6日,陜西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會議總結2017年陜西省環保工作,研究分析當前環保形勢和任務,安排部署今年重點工作。陜西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成文作工作報告,陜西省環保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文亮傳達全國環保工作會議精神,陜西省環保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智華主持會議。
回望2017
2017年,是陜西省環境保護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工作成效明顯的一年,是陜西全省環保人付出辛苦最多的一年。陜西全省環保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觀為指導,在陜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更快改善全省環境質量和牢牢守住全省環境安全底線為目標,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和省內環保督察全覆蓋為動力,緊緊圍繞推進大氣、水、土壤“三個十條”等重點任務,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不斷強化措施,推動落實,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2017年,陜西省堅持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環保工作的頭號工程。以關中地區為重點,持續鐵腕實施藍天保衛行動,全省13個市區優良天數平均238.5天,同比增加8.3天;PM10平均濃度10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0%;PM2.5平均濃度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1%。納入國家考核的50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優良比例為68%,優于國家年度目標考核任務6個百分點。漢江、丹江、嘉陵江流域水質持續為優;渭河干流和支流水質穩定向好。全面啟動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扎實開展綠盾2017國家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同時陜西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額完成全年4%、4.5%、7.5%、6%的國家考核任務。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59個問題,已經整改完成48個,其余均已取得明顯進展。同時,在榆林試點的基礎上,分三批對其他12個市(區)開展環保督察,實現陜西省內全覆蓋。執行新《環保法》及配套辦法案件2227件,同比增長100%,案件總數排名全國第6,其中,按日連續處罰、實施查封扣押、實施限產停產整治案件同比分別增加204%、130%和57%,全省環境執法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2018年陜西省環保工作
王成文對2018年陜西省環保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2018年環保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陜西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陜西省人代會精神,要在去年的工作基礎上進一步聚焦一個目標,即實現三秦大地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更快向好;強化兩個導向,即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實施五大行動,即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水污染防治行動、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污染物總量減排行動及綠盾自然保護區整治行動;夯實八大措施,即督察執法、改革創新、綠色引領、環境監測、風險防控、宣傳教育、支撐保障、從嚴治黨,推動陜西全省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陜西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成文
對2018年陜西省環保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
2018年,在空氣質量方面,陜西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將下降7.3%,達到51微克/立方米;陜西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達到279天,同比增加29天。水環境質量方面,國家考核的50個水質斷面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達到68%,劣Ⅴ類水體比例不高于6%。漢江、丹江、嘉陵江水質保持為優良;渭河干流水質保持Ⅳ類,延河、無定河水質同比改善;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土壤環境質量方面,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解決一批影響耕地土壤安全的涉重金屬企業突出污染問題。
一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制定并實施新一輪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和年度工作要點,進一步加大以關中城市群為重點的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協調各方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全方位推動鐵腕治霾工作。嚴格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強化生活源、分散源、移動源等污染治理和監管。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和臭氧防治工作,夯實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基礎。不斷完善關中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推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一體化進程。
二是水污染防治行動。持續推進渭河水質鞏固提升,強化涇河、北洛河水污染防治,嚴格實施《陜西省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保護行動計劃(2016-2020)》,強力推進延河、無定河水污染防治。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推動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并完成標志設置,督促地方政府依法公開飲水安全信息,加快不達標水源治理或更換替代,爭取2018年底全省縣級以上政府建立應急水源或備用水源,基本完成陜西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
三是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完成陜西全省土壤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建成陜西全省農用地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及全省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協同農業部門推進農用地分類管理試點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與治理修復。健全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的環境監管,堅決杜絕“毒地”開發。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和聯動監管機制。開展全省疑似污染地塊排查。嚴格對人口密集區域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以及其他土壤污染重點行業企業搬遷改造過程中拆除活動的環境監管,加強騰退土地污染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
四是污染物總量減排行動。加快陜北、陜南地區30萬千瓦及以上燃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2018年底前全省30萬千瓦及以上燃電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積極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排污許可制實施步伐,推進屠宰及肉類加工、其他農副產品加工、陶瓷制品制造、常用有色金屬冶煉、半焦等行業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組織開展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頓和鋼鐵、水泥等15個行業執法檢查,推進部分重點行業污染源達標排放。
五是綠盾自然保護區整治行動。完成陜西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編制《陜西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規劃》。強化自然保護區綜合監管,召開全省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會議,健全完善全省自然保護區問題清單、整改臺賬,扎實推動整改銷號,開展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遙感核查、監督檢查和督查巡查。以秦嶺、喬山等山體保護為重點,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相關部門持續開展開山采石專項整治,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