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07 18:1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丁寧
導讀:2018年2 月23日,北京市2018年生態文明與城鄉環境建設重點工作公布,其中明確提出將加快推進垃圾治理設施建設,實現每日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710噸。事實上,北京并非唯一明確將餐廚垃圾處理工作的推進提上日程的城市:2017年末《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溝油”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發布,強調加快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鄭州市明確到2020年餐廚垃圾總處理能力將達到600噸/日;深圳市對餐廚垃圾收運處理補貼標準進行了調整……在固廢3.0時代開幕之際,新征程面前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的新機遇又在何方?
E20研究院對項目數據庫進行了區域解讀,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現狀加以歸類解析。更多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分析詳情,歡迎關注E20研究院將于近期重磅發布的《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分析報告(2017)》(獲取方式見文末)。
兩大分區下的供給關系解讀
隨著我國試點城市的建設及推進,近年來我國的餐廚行業快速發展。但基于我國餐廚行業處理工藝、邊界條件、盈利等的不完善,前端生活垃圾分類不到位導致分類處理成本高、中端收集困難以及末端資源化產品盈利難等問題仍較為突出,我國的餐廚垃圾處理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出臺相關的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各地方根據地區實際情況,紛紛制定餐廚垃圾管理辦法。截止至2017年11月,我國有12個省和直轄市、101個地級市及6個區縣制定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占比達到35%。由于行業整體發展階段尚處于初期,不同省市對餐廚垃圾的管理水平也參差不齊。
圖表 1 我國各省餐廚垃圾處理能力情況(以項目規模計)
根據我國各省餐廚垃圾產生情況和處理能力,E20研究院固廢產業研究中心將其進行了供給關系區域劃分(圖表 2):其中,藍色上半區供給整體不足,市場處于藍海階段;橙色下半區城市的基本處理需求可得到初步滿足,但由于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市場整體處于產業發展的初期,收運率還遠遠不足,將其稱之為“飽和”尚言之過早。
圖表 2 供給關系兩大分區解讀(來源:E20研究院)
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省份位于在嚴重供小于求的“藍色”上半區,僅有海南、北京、福建、重慶、江蘇和浙江六個省市相對其需求而言處理能力尚可,占比僅17.6%。除去需求與處理能力均較低的部分省市,遼寧、上海、湖南、湖北、河北、四川、山東、廣東等地旺盛的餐廚垃圾處理需求值得關注。
四大陣營中的現狀與機遇
在基本供需關系兩大分區的基礎上,根據處理能力及當前收運率普遍較低情況下,各省處理需求的不同,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市場可基本劃分為四大陣營。
圖表 3 發展階段四大陣營解讀(來源:E20研究院)
1. 初步發展區:整體發展相對不足,供需矛盾中分區明顯
由于行業發展較晚,目前我國大部分省市均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上圖左下區域)。這一階段的地區根據自身供給關系可分兩大類:以遼寧、上海、四川、河南、湖南、湖北、河北等地區為代表的大部分地區,處于供給明顯不足的藍色上半區,在發展尚處萌芽階段的大部分省份中,其處理能力短板明顯,基本處理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存在一定矛盾;以海南、北京、福建為代表的個別省份則供給相對平衡,雖然同處發展初期,但矛盾并不明顯。篇幅所限,本文以遼寧和海南兩省作為上述兩類省份代表進行分析。
遼寧是典型的供給嚴重不足,但需求相對較多的代表省份。根據住建部2015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在東三省中,遼寧省以933.24萬噸/年的生活垃圾清運量,遠高于吉林省的490.26萬噸/年和黑龍江省的523.03萬噸/年,是當之無愧的東北生活垃圾產量大省;而在人口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到2016年,遼寧省總人口數達4378.00萬人,在近年東北地區常住人口流失的大形勢下,遼寧省總人口降幅不大,整體保持穩定。從人口數和生活垃圾總量兩方面測算,若收運體系完善,遼寧省真正待處理的餐廚垃圾總量應在7000~10000噸/日,龐大的處理需求不容小視。而在處理能力方面,遼寧短板明顯(見圖表 1)。在政策層面,2002年出臺了《沈陽市餐飲廢物收集運輸及處置管理規定》,但與大多數省份一樣,落地效果不佳。目前,遼寧省僅有沈陽餐廚垃圾處理場一期工程于2017年投入運行,設計日處理餐廚垃圾能力為200噸/日,廢油脂8.2噸/日,處理渾南、和平、蘇家屯以及沈河區的機關、中小學、企事業等單位食堂、星級賓館酒店、大中型餐飲店產生的餐廚垃圾,總服務面積為1135平方公里。二期擬建工程預計于2019年投產,屆時處理能力將提高至320噸/日,但在全省餐廚垃圾處理體量面前,處理水平還遠遠不足。E20研究院認為,以遼寧為代表的省份應在大力推進餐廚垃圾系統管理,加強收運體系建立的同時,加快處理設施建設,以滿足基本處理需求。
同處發展初期,下半區的海南、福建、北京等省(市)則供需矛盾明顯緩和。據統計,海南省由于人口較少,餐廚垃圾產量約1500噸/日,處理需求相對較小。海南省在餐廚垃圾管理方面較早布局,早在2012年起就開始設計規劃餐廚垃圾處理項目。2015年,三亞市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竣工投產,該項目一期處理餐廚廢棄物100噸/日,遠期處理規模為150噸/日。項目采用BOT方式建設,由海南綠保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2016年10月,??诓蛷N垃圾處理PPP項目正式試運營,為??谑行略?00噸/日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在當地環衛部門推動下,處理廠與較大規模餐飲單位簽訂了銷運處理協議,但仍存在“吃不飽”的尷尬現狀。因此,對此類處理能力尚可且餐廚垃圾總量較低的省份,加快完善餐廚垃圾收運管理體系則是當務之急。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