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01 13:41
來源:陜西省環保廳
省、市、縣(區)環境保護管理部門通過大數據平臺全面管理全省危險廢物的產生和處置利用信息,對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運輸、貯存、處置、利用等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管。省級環境保護管理部門根據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實際生產情況和處置企業實際運營情況,進行危險廢物的優化配置及調度工作,實現全省危險廢物的高效、協調處置利用。
四、保障措施
(一)落實責任主體、加大監管力度
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具有極強的公益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規劃》要求,對處置利用設施的選址、用地指標等相關工作給予政策扶持;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要強化監督管理職責,提高監督管理能力,建立協調機制,從嚴打擊危險廢物違法行為,對危險廢物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禁止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確保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建立危險廢物應急處置區域合作和協調機制,提高危險廢物應急處置能力。
產廢單位和危廢處置利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必須符合國家、省相關法律法規及本《規劃》的要求,并接受相關職能部門監管及社會監督。
(二)引入社會資本、提升運營水平
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籌資機制,拓寬融資渠道,充分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危險廢物處置利用設施建設,保障規劃項目建設資金。
按照補償全部成本(包括收集、運輸等成本)加合理利潤的原則,制定危險廢物收費政策,保證處置利用設施的正常運行。處置利用單位實行危險廢物的收集、運輸、處置等社會化服務、企業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符合綜合利用條件的,享受綜合利用優惠政策,減免相關稅費。
鼓勵設計、建設、運營一體等市場化建設和運營模式,推廣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和最佳環境實踐;推動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利用企業向規模化發展,形成一批龍頭企業;建立行業聯盟,加強危險廢物處置利用行業自律。
(三)加強能力建設、開展評估考核
省級環境保護管理部門應加強全省危險廢物管理信息系統能力建設,建立并完善基于大數據平臺的全省危險廢物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對危險廢物進行全過程監管,并建立危險廢物應急處置區域合作和協調機制,提高危險廢物應急處置能力??h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各級固體廢物管理機構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加強危險廢物鑒別和監測能力建設。
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利用單位必須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提供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直接從事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利用危險廢物的人員,應當接受專業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從事該項工作;積極鼓勵危險廢物處置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開發、試點和示范推廣;鼓勵危險廢物處置利用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強產學研結合和成果轉化,強化處置利用技術的協同創新,逐步建立一支技術水平較高、經濟實力較強的專業化處置利用隊伍。
環保部門應定期對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利用危險廢物的經營單位以及產廢單位自建危險廢物貯存和處置設施進行評估和考核,對年度評估結果較差或未通過考核的單位,提出限期整改意見,整改不到位的,約談有關單位負責人。此外,依法淘汰或關停不符合有關要求的危險廢物處置利用設施。
(四)引導公眾參與、加強社會監督
開展危險廢物、醫療廢物防治知識的宣傳普及和環境危害警示教育,加大新聞媒體的宣傳和輿論監督力度,建立輿論監督和公眾監督機制,提高公眾對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及其危害的認識,增強公眾法制觀念和污染預防意識。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廢電池、廢舊燈管的回收活動,購買綠色環保產品,形成全社會關注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的良好氣氛和有利于危險廢物減量化的消費導向。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監督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的義務,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危險廢物的處置利用信息、參與及監督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的權利,鼓勵公眾通過各種途徑對危險廢物處置利用不當行為進行舉報。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