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25 09:14
來源:中國固廢網
在生態文明的政治邏輯下,環境產業的政策邏輯將迎來創新,固廢產業也將正式進入3.0時代?!盓20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曾在2017(第十一屆)固廢戰略論壇上表示,在勢在必行的垃圾分類驅使下,固廢行業將迎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新格局,詳情請點擊:薛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垃圾分類下的固廢產業新格局。新時代下,作為行業龍頭,他們如何看待和思考新格局,如何規劃和布局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可能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也有可能影響產業走向。本文匯總了光大國際、錦江環境、啟迪桑德、東江環保等14家固廢行業龍頭和細分領域領跑者的新思考。其中,不少企業都談到,正在加速布局縣域以下包括鄉鎮的固廢市場,并積極探索小規模治理項目和技術。
光大國際楊仕橋: 高效焚燒時代來了
多年蟬聯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的光大國際,2017年以再次登榜。而據光大環境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光大環保技術裝備(常州)有限公司總裁楊仕橋介紹,從2003年轉型到2016年底,光大國際資產已經增加了25倍,收益增加了69倍,13年間一直保持穩健的發展。截至2017年底,光大國際已落實項目236個,其中,垃圾焚燒80多個,日處理量超過7萬噸,業務足跡遍及17個省及直轄市,覆蓋超過100個區縣市,并遠至德國、波蘭、越南等國家。
楊仕橋表示,目前,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面臨三個問題:一是項目中標價越來越低,國家和地方補貼政策前景不明朗;二是排放監管越來越嚴格,排放標準越來越高,相應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的運行成本也越來越高。三是受建設節約型社會、生態文明社會驅動,循環熱效率、城鄉垃圾協同處置等必將成為行業新的發展課題。如果說,垃圾焚燒項目在前三個階段,更多的是體現作為公共設施的社會性,那么在新時代下,垃圾焚燒項目需側重體現經濟性,即在守住“穩定運行、達標排放”底線的同時,要積極探索垃圾焚燒項目作為市場化實體的經濟價值。楊仕橋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垃圾焚燒企業應盡快轉入到行業發展的第四個階段——高效焚燒階段,這也是垃圾焚燒企業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錦江環境張超:順應時代,迎頭而上
“固廢行業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機,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生活垃圾處理已經逐步進入相對成熟的時期。”危廢、環衛等其他固廢細分領域不斷興起,欣欣向榮,帶來更多市場機會。中國錦江環境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超表示,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時代,張超從企業發展角度,指出,要迎接新時代,企業必須做好三個“新”。
更新。固廢行業要更新自己的理念。作為企業,只有不斷調整理念和思想,才能面對時刻變化的時代,才有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
革新。新時代下,知易行難。迎接新時代,企業的實際行動是關鍵。“未來已來,現在還在”,怎樣抓住“未來”的機會和趨勢,如何將這種趨勢與“現狀”很好結合,只有企業真正思考并行動起來,不斷革新,才能真正找到有效路徑。
立新。僅有思想的認識、行動的革新還遠遠不夠。企業還需要通過內部機制創新,放大格局,才能夠走得更遠、更快、更穩健。
啟迪桑德文一波:構筑兩網融合下的固廢行業大循環
作為固廢龍頭,啟迪桑德一直立志于打造固廢全產業鏈的閉環,通過物聯網連接傳統環衛、供應鏈服務、社區服務、生活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等五大業務。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曾表示,目前,啟迪桑德正在嘗試新一輪的創新——在固廢行業建立一個更大的循環圈。
啟迪桑德將垃圾分類和互聯網環衛作為這個固廢大循環的入口。文一波介紹,啟迪桑德正嘗試運用市場機制來解決垃圾分類問題。在垃圾分類之外,環衛與垃圾分類結合起來后,很多環節便有了可以借力拓展的空間?;谶@兩個入口,啟迪桑德努力在為收到的大量餐廚垃圾、干垃圾、濕垃圾找到最終去處。
去處在哪?文一波表示,垃圾焚燒方面,啟迪桑德垃圾焚燒發電總量接近5萬噸,同時建有大量垃圾填埋場。餐廚垃圾方面,啟迪桑德在國內在建和運營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有30余個。建筑垃圾方面,啟迪桑德專門設立了建筑垃圾事業部,未來在建筑垃圾方面也會有配套的城市基礎設施。農林廢棄物方面,秸稈、畜禽糞便等物質,有城市廢棄物處理中心承接。醫療廢棄物方面,桑德也建立了10余座醫療廢棄物處理廠。完備的各細分領域中端處理設施,為前端垃圾分類及環衛業務接通了更長的產業鏈條。
2017年底,文一波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正在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打造可盈利的環衛一體化模式,2018年會將這一模式擴展到20個地級市。同時,啟迪桑德還將加快并購步伐,未來公司業務近三成有望來自并購。2017年,公司再次蟬聯“2017年度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
與此同時,2018年啟迪桑德也迎來了開門紅,中標喜訊不斷,根據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開年以來,啟迪桑德已囊獲9個項目入懷,累積涉及金額超30億。
上海環境集團王家樑:優勢和劣勢最后的實質還是企業本身
上海環境集團是由上海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與陽晨B股經過吸收合并、分立上市的環保平臺,也是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環境業務板塊的核心成員公司。2017年3月,上海環境集團主板上市,向“大資管”+“大環保”的雙平臺戰略邁進,努力打造最具社會責任感的國內一流城市環境綜合服務商。2017年,上海環境集團除了新增市政污水板塊之外,在固廢領域——生活垃圾焚燒、填埋、危廢、土壤修復、濕垃圾(餐廚垃圾)和建筑垃圾領域新投資項目均有斬獲。同時,公司以日處理規模32600噸等綜合實力獲得“2017年度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
上海環境集團總裁王家樑表示,挑戰和機遇雙重作用下,環保行業已經進入集中度整合,旗艦型企業形成的階段。上海環境集團目前業務也正在向橫向和縱向延伸,以打造環保領域旗艦企業作為目標。
在王家樑看來,PPP浪潮下,優勢和劣勢最后的實質還是企業本身,要有一定的金融規模、豐富的運營經驗,要有一定的專營專業技術,要具有廣泛的社會責任,要積累廣泛的市場信譽,在競爭市場上才可以走得更長遠。目前,上海環境集團在上海垃圾固廢處理占到80%,同時也在渤海灣、長三角、西部地區、東部地區等全國市場不斷復制。
中國環保李喜聯:正在探索小型化技術破解縣域固廢治理難題
自1985年成立至今中國環保進入環保行業已有3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中國環保不僅首次提出地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業務模式,而且也逐漸完成了從國家政策性投資公司向專業化產業集團的轉型。2017年,中國環保獲得“2017年度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
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喜聯認為,未來五年,環保產業尤其是地上生態環境治理產業將迎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中國環保在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的道路上積極探索,以此破解我國環境治理領域面臨的諸多難題。
李喜聯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實現快速推進,但是總體的生活垃圾處理規模仍然不足、處理能力仍然滯后,主要原因是按照現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項目的建設標準和規范建設小城鎮垃圾處理的設施要求,存在投資額度大、運營成本高、污染控制難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村鎮生活垃圾的處理。因此,中國環保正在通過垃圾焚燒小型化技術破解縣域以下地區小噸位垃圾處理難題。
除此之外,中國環保還在濕解綜合處理技術破解寒冷地區冬季垃圾穩定焚燒難題、低溫干化技術破解污泥節能環保問題、垃圾生物制反應器填埋技術破解降解時間長難題等多個方向進行技術探索。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