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02 09:01
來源:南樂網縣委門戶網站
作者:蔣曉宇 馮云麗 溫威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然而長期以來,污水橫流、垃圾圍村等問題普遍存在。面對農村環境衛生的嚴峻形勢,河南省南樂縣痛定思痛、大膽創新,全面推行“黨政主導、市場運作、分類治理、資金保障、三級監管”的治理方式,一舉攻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難題,創建了該項工作的“南樂經驗”。7月18日,河南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現場會在南樂縣成功召開。那么,“南樂經驗”具體內容如何?
黨委政府當導演 頂層設計謀在先
“垃圾清理、衛生保潔等等這些工作,我們村都是村支兩委去組織協調,黨員帶頭做表率,一起領著群眾干。”近日,記者到南樂縣谷金樓鄉中平邑村采訪時,該村村支部書記羅宗領如是介紹該村的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經驗”。
中平邑村的工作“經驗”,某種程度上也是南樂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經驗的縮影,即黨委政府主導,動員各級、協調各方,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還群眾碧水藍天,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政治。要緊密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切實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為全縣人民營造整潔有序、美麗宜居的生產生活環境。”縣委書記孫棟對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目標明確、態度堅決。
陜西袁家村、浙江紹興、河北館陶、石家莊市欒城區、邢臺市任縣……過去的一年多來,南樂縣委書記孫棟、縣長劉冰學習“取經”的足跡遍布中國數十個大小城市。縣委、縣政府也多次召開專題會、座談會,發布征求意見書、發放調查問卷、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民代表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多方學習借鑒經驗、充分調研論證,一幅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路線圖”逐漸成型。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為主要負責人、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治理領導小組,下設專門辦公室和專項工作督導組,專項統籌協調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各鄉鎮也迅速成立相應領導小組和監督機構,在全縣形成了“有人管事、有人辦事、上下呼應”的聯動工作機制。整合縣委農辦、住建、財政、環保、交通、國土等有關部門資源,采取部門合力、項目打捆、建設組團的發展模式,集中推動工作開展。縣鄉兩級也充分發揮黨政協調各方的優勢和公共財政的導向作用,建立了“縣級負責、鄉鎮組織、村為主體、社會參與、部門協作”的工作機制,為做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完善制度機制。制定出臺了《農村環境衛生治理方案》、《關于切實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通知》、《農村路容路貌整治標準、村容村貌整治標準》等各類專項文件,以及《關于面向一線選拔任用干部工作暫行辦法》。成立了4個督導組和1個巡查組,全天候對全縣12個鄉鎮進行持續督導,建立問題臺賬,明確整改期限,并對整改情況持續跟蹤檢查。分包聯系鄉鎮的縣級干部不定期進行檢查暗訪、現場指導。各鄉鎮每天一上報完成進度,督查局通過手機短信平臺、督查專報對整治進度和督查情況進行每天一發布、每周一通報,全力推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同時,還積極實行“路長河長責任制”,設立周五“大掃除日”,從制度機制上保障農村環境衛生的長效保持。
廣泛社會動員。該縣將輿論宣傳工作與集中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同步進行,強化環保和衛生知識宣講教育,提高群眾環保和衛生意識。縣委農辦與縣委黨校選派優秀講師18人成立了6個宣講團,以“加強環境治理、共建美好家園”為主題在12個鄉鎮、農村巡回召開宣講培訓大會36場,培訓鄉村干部、黨員群眾達到10000余人次。全縣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村喇叭、微信平臺等形式將宣講內容進行持續播放宣傳。每個村街道墻體制作宣傳標語或宣傳畫,采用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傳播社會正能量,引導農村新風尚。網站、電視臺、廣播電臺增加農村環境衛生方面的宣傳報道,力求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通過宣傳接受教育,鄉村黨員干部觀念改變了,積極做示范、做表率,帶領群眾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群眾意識提高了,自覺愛護環境、不亂倒亂扔垃圾漸漸成為風氣。南樂縣形成了全民動員、人人參與、人人動手、共建清潔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
“我們的黨委、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委、政府,必須要把農村、農民的事情辦好。”縣長劉冰在全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現場會上的發言鏗鏘有力。
在黨委政府這個“總導演”的統籌規劃推動下,南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沿著制定好的“路線圖”,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著……
市場入“戲”唱主角 城鄉一體美鄉村
和往常一樣,7月20日,家住南樂縣睢莊村的村民李曉艷,把家里的垃圾打包整理好,放進了擺在胡同口的垃圾桶里。隨后,一輛三馬車過來,把桶里垃圾運送到村北三個只露出“腦袋”的大蘑菇——垃圾地埋桶里——這有效避免了垃圾異味四處飄散。
“現在村里可干凈了,大街有人掃,垃圾有人收,農村環境不比城里差。”李曉艷說。
這得益于南樂縣實施的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去年下半年以來,為切實打造整潔優美、群眾滿意的生活居住環境,該縣創新引進市場化機制,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發展環衛新模式。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隊伍去做。在縣財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投資2500余萬元,引進深圳龍澄高科技環保有限公司,采取PPP模式進行市場運作,由專業環衛公司全盤負責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運,政府負責監管。將全縣322個行政村、鄉鎮駐地、鄉村道路以及城中村的生活垃圾保潔清運進行全覆蓋。該項目試運行僅1個多月,就實現了“統一收集、統一清運、集中處理、資源化利用”的城鄉環衛一體化運行格局,創造了“南樂速度”。
實施專業化運營。根據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需求,科學規劃環衛設施布局,大力提高環衛設施的配置和運行標準。每10戶農村家庭配備一個垃圾桶,每350人配備1名保潔員,5-6個村配備1輛垃圾清運車和一名保潔管理人員,3-4個村建設一處環保地埋垃圾中轉點,每個鄉鎮配備1輛25噸垃圾壓縮車、設立1個項目管理部。全縣共投放15000余個240L垃圾桶,配備垃圾運輸車100輛、吊桶車12輛、管理車13輛,招聘1300余名鄉村保潔員和66名專職管理員。在與第三方運營企業簽訂的合同中約定,還優先選聘貧困戶、低保戶等低收入農村家庭成員,先后幫助416戶貧困家庭實現脫貧。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