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21 17:0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
(3)除了城鄉生活垃圾,國內大量的工業廢物和其他危廢,發展空間和潛力很大。如果不將這些垃圾收集管理起來,建設美麗中國將是無從談起。
雷欽平:將“垃圾焚燒廠”建到一帶一路上,未來推進公司上市
與周小華、徐海云所談的垃圾焚燒行業不同,會上,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峰環境)董事長雷欽平談的更多是三峰環境“國產化”的歷程以及公司近20年的發展,他娓娓道來:
三峰環境起步于1998年,2000年,公司引進德國馬丁公司爐排爐垃圾焚燒和煙氣凈化全套技術。
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欽平
“當時馬丁公司提出1億元的轉讓費,這個價格是天文數字,而且公司當時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將其技術完全國產化。正是由于國家發改委的支持為我們引進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將引進技術費用分解為與未來應用業績掛鉤來支付,再加上三峰環境背后股東強大的裝備能力,率先將德國馬丁技術實現國產化。2005年利用國產化裝備建成中國首個BOT模式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重慶同興垃圾發電廠。”雷欽平自豪地說到。
2007年,三峰環境與全球最大的垃圾發電運營專業集團——美國卡萬塔合資合作,借鑒其全套運營管理體系,管理效率與效益得以大幅提升。
“通過引進、吸收、消化,公司生產出的焚燒設備、環保排放標準等很多指標都達到國外先進水平,但建造成本卻是他們的1/2。”這讓雷欽平引以為傲,截止到目前,公司直接投資26個垃圾焚燒項目,日處理規模超過4.17萬噸。從2010年開始,公司的焚燒設備出口到美國、埃塞俄比亞、印度、泰國、斯里蘭卡等國家,目前在全球共有218條垃圾焚燒線的核心設備和技術應用業績,總規模超過13萬噸。
與德國馬丁和美國卡萬塔公司的合作過程中總結到,一個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先要做專做精,近20年的發展,三峰環境只做一件事,專注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將垃圾發電投資、設備、EPC、運營管理做到極致化。
未來10年無論從宏觀、微觀,還是從新時代的新要求,中國固廢產業將會迎來快速發展期。“黃金十年”開啟,巨大的發展機遇在我們腳下。雷欽平表示,作為老牌的、率先實現國產化的垃圾焚燒專業化公司,未來公司發展著眼于以下幾點:
第一:以現有的業績為基礎,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路徑,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沿岸國家和地區的裝備、EPC總包、運營管理市場份額,拓寬國際市場,也歡迎兄弟單位“合作共贏、抱團出海”。
第二:公司將充分利用直接股東中信環境投資集團和間接股東法國蘇伊士環境集團在國內外市場方面的資源優勢,通過與國內外優秀環保企業和產業基金合作。優勢互補,整合資源,形成更強的優勢,共同做大國內外市場。
第三:推進三峰環境整體上市,進一步優化股東結構,完善法人治理,建立適應市場需要的機制。
傅濤:資本由不敢投到搶先涌入,未來固廢行業發展不能僅僅靠補貼
10年現場,作為論壇主辦方代表E20研究院院長傅濤進行壓軸發言。他首先回顧論壇10年的變化,首屆戰略論壇在清華大學召開,規模約200人,當時陳吉寧先生還是清華大學的副校長,出席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早期論壇傾向于技術交流,那時固廢還不是個產業。今年的固廢論壇可以跟水務論壇相媲美,規模和影響力都到了很高的高度,這是行業的榮幸。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
傅濤頗為感觸說:這十年間有很多記憶,可以說固廢戰略論壇見證行業發展的“點點滴滴”與細小變化。
第一:垃圾焚燒不再“一枝獨秀”,環衛、危廢、再生資源等細分領域也在茁壯成長。前十屆基本是焚燒論壇,所有主流企業幾乎無一例外都在焚燒發電全力布局,雖然論壇中間穿插了別的話題,但焚燒從來都是主線,今年論壇有些變化,環衛、危廢等領域的興起改變了固廢行業結構。
第二:固廢行業從綠色產業變成帶點“灰色”的綠色產業,“鄰壁”現象雖有所緩和但局部也會出現,垃圾焚燒成為環保部重點監管對象。
第三:投資變得“膽大”,從早期不敢投入到如今搶著涌進來。截止到目前,除了極個別的企業,光大國際、北控、綠色動力等十大影響力基本都接通資本市場,推動行業較高的PE值。
第四:市場競爭格局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外資影響力減弱。威立雅是最早進入固廢行業從事垃圾焚燒發電,非常遺憾它從去年開始就離開了十熱影響力的榜單,因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興起,外資比重越來越小。
傅濤認為:(1)未來10年,從技術路線上即將進入后焚燒時代,焚燒還很重要但不可能是“一枝獨秀”,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建焚燒廠還是大有希望;
(2)不能簡單靠政府補貼,未來的商業模式或許是政府服務采購+部分市場采購。習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希望在座的企業家治理綠水青山不僅僅花政府的錢,要能憑著自己的本事挖到金山銀山;
(3)金融已經來到產業“身邊”,產融要充分結合。只要企業做大做強想上市、想融資,就會被逐利的資本推著走,產融結合是企業騰飛的助力和發動機,但也要警惕產融結合帶來的風險。
關于“鄰壁”現象,傅濤結合十九大的精神,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強調,之所以會出現鄰壁很大原因是我們思考正確但行動不正確。行動正確需要充分調動老百姓對垃圾焚燒廠的認同和信任。我們不能一味地只講科學、只講技術,不講社會人情學,普通的公眾甚至連什么事二惡英都不清楚,被一知半解社會輿論誤導才反對。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垃圾焚燒廠確實做得不夠好,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