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下一個固廢“黃金10年”:發展多元化、焚燒廠建在“一帶一路”上

時間:2017-12-21 17:0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

回顧過去10年,固廢戰略論壇見證了固廢發展不凡之路,見證了固廢行業企業生生不息,見證了每一個披荊斬棘、砥礪奮進身影背后的守望相助。

“展望未來10年,十九大召開吹響了新時代的號角,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固廢行業又在未來10年迎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今天我們以十年——砥礪奮進、筑夢未來為主題,邀請推動固廢行業發展的代表人物——有請威立雅中國高級副總裁周小華、住建部市政公用行業專家委員會環境衛生專家組成員、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徐海云、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欽平和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為在座嘉賓分享他們眼中固廢10年。”一開場,主持人字正腔圓、鏗鏘有力的語調點燃論壇現場火爆氣氛。

周小華:未來發展一定是多元化,千軍萬馬沒必要扎推焚燒項目

威立雅進入中國已有25年的歷史,在大陸運營的首個固廢項目是澳門生活垃圾焚燒廠,建設完畢之后移交給政府。后來進入內地,并非完全順利,也經歷過一段艱難的時光。

blob.png

威立雅中國高級副總裁周小華

據周小華回憶稱,從1995年簽約李坑生活垃圾焚燒廠到2002年底正式動工,從技術驗證到商業模式的推進,歷經7年時間,遠比現在項目落地耗時要久,原因在于建李坑垃圾焚燒廠的時候,垃圾設計熱值由1100℃提升到1800℃,而且要采用中溫次高壓技術,對當時的環境條件來說挑戰蠻大,在無參照的情況下,不停地探索驗證開啟“笨鳥先飛”之路,也參與一些“全國第一”項目。比如廣州興豐垃圾填埋是國內首個采用雙層高密度聚乙烯防滲技術、杭州天子嶺填埋場是國內第一家垃圾填埋氣體發電廠、天津危廢綜合處理中心也是國內首座集焚燒、物化處理、安全填埋、資源化為一體項目等等。

針對目前行業過熱的焚燒技術,周小華表現出絲絲擔憂:

第一:垃圾焚燒技術在處置生活垃圾占據很大的比例,到國內的每個城市去談項目,相關主管部門聽見“焚燒”,兩眼都冒火花,感覺如果一座城市沒有焚燒廠,城市管理好像不夠先進。反思我們在這點上是不是有點走過頭了,垃圾處置不僅僅焚燒一種手段,熱解、厭氧消化、等離子等技術也逐步成熟,怎樣在頂層設計上、政策環境培育上使這些先進革命的技術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比較遺憾,這10年的發展,焚燒技術沒有得到創新依然停滯不前,爐排基本一樣,煙氣處理基本是干法、半干法、濕法組合拳。未來10年焚燒還是處置垃圾主要的手段,如果國內企業不走出去,僅靠國內日趨飽和的市場,發展一定會受限制。

未來10年、20年固廢行業要達到什么樣的發展目標?周小華認為一個重大的轉折點是前年召開的巴黎氣候大會,已經定出來的碳減排目標,行業只有做到碳減排才有未來。關于垃圾處置,能焚燒去焚燒,有回收利用價值的要去回收,未來的發展一定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焚燒技術,也沒有必要“千軍萬馬”擠在一個很狹窄的空間里。

徐海云:過去10年企業走在科研前面,未來固廢行業迎來“黃金十年”

中國固廢垃圾處理的進步首先要感謝對外開放,習總書記講,以后中國改革開放的門會越開越大,要繼續擁抱世界。

blob.png

住建部市政公用行業專家委員會環境衛生專家組成員、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徐海云

說起固廢行業的進步,徐海云形象地指出:近10年的發展可以用今天論壇的千人大會和當年幾十人的差別來形容。我們在座很多是企業家,如果要談中國垃圾處理的進步,尤其是焚燒技術,不得不承認企業走在了科研的前面,行業的領軍人物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吸收和消化方面一馬當先。

這10年間,中國垃圾焚燒行業取得成就實實在在、有目共矚:

第一:根據網上公開數據,廣東省9座生活垃圾焚燒廠,2016年每噸垃圾發電300度電,高的已經達到380度電,這個是按照進廠垃圾量統計的,如果按照入爐垃圾量統計,這其實它跟臺灣垃圾發電量基本接近,甚至已經超過臺灣。

第二:中國垃圾焚燒技術已經具備走出國門的條件。比如處理規模1000噸/天的垃圾焚燒廠,投資約日本、德國的1/3,建設時間約為他們的1/2,有巨大的經濟優勢。

第三:垃圾焚燒廠選址難、鄰避效應總體上得到緩解。

“為什么焚燒技術能夠取得長足進步,核心原因在于補貼政策的推動,正是電價補貼促進了行業的欣欣向榮,道理很簡單垃圾焚燒廠約80%的收入來自發電,多燒燒得好就多掙錢,這對于一個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支付高額垃圾處理費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行之有效的。”徐海云坦白地說。

經過10年的發展,今天中國的市場環境非常開放,任何一項技術在中國都有實踐的“土壤”,而且還能進行多番試驗。這種情況下,如果發達國家哪項技術沒有在中國得到發展,那一定是這個技術出了問題,而不是中國出了問題。

這一論斷,得到與會嘉賓的廣泛共鳴,雷鳴般的掌聲接踵響起。

展望未來10年,徐海云認為:

(1)垃圾處理或者更寬泛的固廢處理,未來幾年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階段。相比水、大氣的投入,國家對固廢投入是最少的、關注度最低的,如果不把老百姓關注的固廢問題解決了,水不可能清,天空也不可能藍。

(2)垃圾處理要實現全覆蓋,農村垃圾處置是短板:與日本、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農村垃圾處置是短板,需要國家投入,越是偏遠農村財力越薄弱。不能完全依靠市場化投資回報機制,也無法因地制宜,建設集中處置設施必須解決經濟成本約束。

編輯:程彩云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