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26 16:09
來源:安徽省環保u廳
(六)強化執法監督。各級環保部門和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生態保護紅線執法監督。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常態化執法機制,定期開展執法督查,不斷提高執法規范化水平。及時發現和依法處罰破壞生態保護紅線的違法行為,切實做到有案必查、違法必究。有關部門要加強與司法機關的溝通協調,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機制。
(七)建立考核機制。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會同其他有關部門,根據評價結果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對各市黨委和政府開展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成效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評價及責任追究、離任審計的重要參考。
(八)嚴格責任追究。對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造成生態破壞的地方和部門、單位及有關責任人員,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安徽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等規定實行責任追究。
六、強化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協調。省政府成立由常務副省長任組長,分管副省長任副組長,省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部署重要事項,協調推進重要工作落實。省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環保廳,具體承擔省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二)完善政策機制。建立健全有利于提升和保障生態功能的土地、產業、投資等配套政策。推動生態保護紅線有關立法,積極探索出臺相應的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地方性法規。研究市場化、社會化投融資機制,多渠道籌集保護資金,發揮資金合力。
(三)促進共同保護。利用世界環境日等重要節點和新媒體平臺,廣泛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全民生態保護意識。及時準確發布生態保護紅線分布、調整、保護狀況信息,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發揮媒體、公益組織和志愿者作用,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