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25 14:10
來源:環保部
環境保護部9月21日在浙江省安吉縣召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現場推進會,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總結全國環保系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交流各地區成功做法和經驗,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李干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努力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新期待。
會議首先播放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紀錄片,對第一批1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46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進行授牌。李干杰在講話中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始終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戰略位置,形成了科學系統的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必須立足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樸素自然觀,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必須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必須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必須把握山水林草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進行整體保護、宏觀管控、綜合治理;必須遵循用最嚴格的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的嚴密法治觀,發揮制度和法治的引導、規制等功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必須胸懷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的共贏全球觀,與國際社會一道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和中國貢獻。
李干杰表示,生態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主力軍,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一是狠抓污染治理不動搖,全面落實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推動實施一批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環境質量穩步改善。二是強化環境硬約束不放松,通過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完善環保標準、嚴格監管執法,推動產業布局合理布局和生產方式綠色化。三是加強生態保護不松懈,全面推進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強化自然保護區監管,推進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綠色發展空間得到拓展。四是深化環保改革不停步,中央環境督察等一批具有標志性、支柱性改革舉措陸續推出并落地見效,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日益完善。五是拓展宣傳教育不留白,開展中國生態文明獎等表彰與評選,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明顯提升。總的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好的時期。
李干杰指出,推進生態文明需要實踐與理論的不斷碰撞和融合,近年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呈現出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喜人局面,多層次試點試驗示范已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和抓手。首先,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廣闊舞臺。福建省、江西省、貴州省借試驗區之勢,推動生態環保領域各項改革,讓綠水青山的守護者有更多獲得感。其次,生態省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浙江省工作期間就率先啟動生態省建設,全國還有江蘇、湖北等14個省(區、市)先后開展生態省建設,把良好生態環境質量作為發展的基本要素,實現發展與保護的內在統一。第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打造更多“兩山”實踐樣本。環境保護部在浙江安吉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國選擇13個地區作為實踐創新基地,繼續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經驗借鑒。第四,生態文明示范創建進一步激發各地生態文明建設的生機和活力。近年來,環境保護部著力把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打造成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平臺,以市縣為重點,探索和深化提升生態文明水平的新模式新途徑新載體,得到各地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李干杰強調,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立足生態環境保護主陣地,切實把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一要切實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牢固樹立和增強“四個意識”,從政治上思考和謀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努力做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的表率。二要大力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構建“三大紅線”,實施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完善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和污染防治技術體系,用好環保等綠色標尺,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加強宣傳教育,倡導綠色消費,鼓勵公眾參與,使每個人都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者、實踐者和受益者。三要加強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問題為重點,全面加強環境污染防治。同時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強化環境執法監管,有效防范和化解環境風險,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四要深化生態環保領域改革。既抓好中央已出臺改革文件的貫徹落實,又謀劃推動好新的改革舉措。抓緊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加大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力度,加快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開展設置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試點,推行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推進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健全環境保護市場體系。五要持續抓好試點示范。扎實開展好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工作,發揮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工作的平臺載體和典型引領作用,推動各地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導向、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破解生態文明建設的瓶頸和制約。環境保護部將進一步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創建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注重嚴格審查監控,注重激勵與約束并舉,注重提升擴大影響力,注重做好與生態省市縣建設和設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工作的銜接協調。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