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從“鼓勵”到“強制”,垃圾如何分?分完去哪里?

時間:2017-05-09 09:18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曉佳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推進步伐明顯加快。今年,發改委、住建部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在全國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方案》為垃圾分類工作提出了驗收時間和目標。

事實上,垃圾要分類,在我國已經推行了十幾年,但始終收效甚微。從“鼓勵”到“強制”,真正用效果說話,這給垃圾分類工作提出了挑戰。46座先行城市是否能完成目標,如何完成目標?在國家政策高度重視的背景下,中國固廢網了解到,寧波、蘇州、廣州、北京等省市,以及相關環保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垃圾分類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前端如何分?垃圾分類 “以人為本”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建國曾借用管理學上“木桶效應”理論,簡要分析了習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的工作的指示。他認為,“以法治為基礎,說明法治就是垃圾分類這個木桶的桶底。垃圾分類是一項典型的社會治理工作。木桶的長板是政府主導、資金保障、頂層設計、基層創新,最短的短板毫無疑問是全民參與。另外各板之間的銜接還不夠緊密,還有不少裂縫。這樣的木桶顯然盛不了太多水,也就是說我們垃圾分類的整體成效在短期之內不可能很高,成效提高的進度不可能太快,成效高低與進度快慢主要取決于我國社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和全民參與的普遍程度。”

 “在普及教育不足,相關法律法規缺失的背景下,垃圾分類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統和媒介物來實現和推動落地。”北京虹巢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崔保東在接受中國固廢網采訪時表示,分類是一種理念,追根溯源,人是最關鍵的分類源,垃圾分類應該做到“以人為本”,同時考慮后期的追蹤連續性。

虹巢環保即將推向市場的“智能環保垃圾屋”就是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民眾垃圾分類良好觀念和習慣形成之前,用專人分類模式解決問題,使垃圾分類變成一個完全可控、指標清晰的管理問題。崔保東介紹,智能環保垃圾屋將“智能”與“人工”完美的結合。

1494292854740083.jpg

虹巢智能環保垃圾屋

在虹巢智能環保垃圾屋的試運行小區,中國固廢網一行親身體驗了垃圾屋的作業流程。居民可以根據需求,通過RFID標簽或手機掃碼等方式啟動設備,獲取一張綁定個人身份的二維碼,將其粘貼在垃圾袋上,垃圾屋通過識別二維碼,自動打開投放口,居民將經過簡單干濕分類的垃圾投放到對應的投放口即可,操作方便,且能為后續全流程管理建立聯系。此外,投放口根據后臺設計,幾秒鐘后會自動關閉,減輕了拾荒人群帶來了管理壓力。

“人是主體,要求他把垃圾分類分到多細,就能分到多細,但現階段需要的是引導,以及前期的專業人力投入。” 崔保東介紹,在居民完成簡單分類后,集成有容積傳感功能的緩存箱實時將垃圾積量推送給分類員,分類員根據儲蓄情況決定處置時間。分類員在居民簡單分類基礎上,做資源化分類作業。智能環保垃圾屋設有可移動分揀臺,分揀臺集成稱重、拍照、掃碼功能,為后續進行對應到具體用戶的獎懲管理手段,提供管理依據和基礎。這些環節完成后,基本做到了垃圾的前端完全細分類工作,使得更大部分可回收垃圾從前端環節就直接進入回收體系,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清運網絡的壓力。

1494292921245698.jpg

虹巢智能環保垃圾屋內設置的分揀臺

崔保東告訴中國固廢網,通過這個智能環保垃圾屋,可以掌握:誰在什么時間,投放了什么垃圾,是否進行了分類,以及垃圾產生量等等信息,實現對垃圾分類前端、后端的全追蹤。真正建立居民綠色環保檔案,為管理者后期進行教育,以及建立獎懲制度提供抓手。同時,系統能夠實現對垃圾各項指標數據的積累,為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未來垃圾分類產業中的應用積累寶貴資源。

在垃圾分類全民參與方面,目前浙江已經做了很好的實踐,在農村完善源頭追溯制度,對每個垃圾袋進行三級編碼,一級代碼為垃圾分類號,二級代碼表示衛生責任區區號,三級代碼表示戶主代號,實現垃圾“見袋知主”,便于監督考核;一些地方建立計分獎懲和責任包干制度,村衛生保潔員每日對村民垃圾分類投放情況進行檢查;一些地方開展村對農戶垃圾分類評優,建立“笑臉墻” “紅黃榜”公布結果。

崔保東表示,“智能環保垃圾屋”也將全面推向市場,目前在河北、南寧等地已經有試點小區準備投放,相信虹巢模式的推進,也能為當地政府帶來很好的垃圾分類實踐經驗。

垃圾分類后去哪里?追求資源化、減量化

垃圾分類最終追求的是垃圾的資源化和減量化,有效促進垃圾的有效處理和利用。那么垃圾分類之后去哪里,也是重點思考的問題。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說的就是分類處理系統各個環節必須要配套銜接,形成高效順暢的系統。劉建國認為,“四分系統”關鍵在一頭一尾,即分類投放和分類處理。

據報道,當前,我國90%以上可利用的廢棄物被填埋或焚燒掉,而要實現再生利用的前提便是垃圾分類。各地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多年,但基本仍處于從垃圾箱“直奔”處置場,無論焚燒還是填埋,最終全部“大鍋燴”的狀態。虹巢環保從垃圾處理的前端和后端考慮,提出了“三網融合”模式,即互聯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網、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網。通過互聯網衍生出業務工具,規范整合“城市垃圾回收網絡”。虹巢智能環保垃圾屋將這種模式很好的應用起來,前端居民完成初步分類,再由分類員進行細分類,之后分類員按資源企業要求標準,將分揀后的資源物放置進相應的回收箱,剩余不可回收部分至于底層,垃圾箱清運人員定時將這些不可回收垃圾收走。

12

編輯:李曉佳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