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3 15:28
來源:中國水網
責任單位:省住建廳。
整改時限:已完成整改。
整改目標:嚴格落實《黑龍江省“三供兩治”項目建設考核辦法(試行)》要求,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實施約談。
整改措施:
1.已向七臺河市、海倫市、蘭西縣、撫遠市、肇東市等市縣垃圾處理場進展緩慢的市縣黨委書記和市(縣)長下發督辦函。
2.2016年9月19日至9月24日期間,對各相關市縣整改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實地督查。
3.對撫遠市、蘭西縣等垃圾處理場建設進展緩慢的市縣建設主管部門負責人進行約談,現場要求制定具體推進措施和計劃,并以政府名義承諾建設完成時限。
十、督察意見:全省環境保護“一崗雙責”還沒有完全落實,監管責任不到位、協調配合不夠的問題在自然保護區管理等方面較為突出,環境保護工作合力還沒有真正形成。
責任單位:各市(地)黨委、政府(行署),省環保廳,省農委,省林業廳,省農墾總局,省森工總局。
整改時限:立行立改、長期堅持。
整改目標:各地黨委、政府制定整改目標,明確整改措施,進一步落實各部門自然保護區管理職責;省直各有關部門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全面做好自然保護區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整改措施:
省環保廳整改措施:
1.建立自然保護區管理監管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研究保護區建設、管理和監管問題。制定自然保護區執法檢查計劃,聯合自然保護區主管部門每年開展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評估制度,每年開展省級自然保護區評估。
2.聯合省級行業主管部門、保護區管理機構、各市地環境保護部門,調查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開展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核查,提出整改方案。建設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地理信息系統和監管平臺,摸清自然保護區底數,建立數據庫,提高信息化監管能力。
3.制定完善自然保護區管理制度,起草《關于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的意見》。制定規范嚴格的自然保護區申報、審查、調整、管理、監管制度。報請省政府,擬建議成立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自然保護區管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強化綜合協調管理監管職能。
4.統籌考慮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結合保護區核查,研究提出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規劃和整合意見,報國家和省政府審定。在全省范圍統籌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宏觀總體規劃和申報,規范保護區集中調整辦法。
省農委整改措施:
1.在呼瑪河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中,加強保護區機構建設問題,改善目前管理不順、協調不利的被動局面。健全強化行業內部管理的聯動協作機制,設立高寒漁業管理微信群,加強保護管理具體工作的聯動、聯絡。
2.在同江三江口魚類繁育棲息與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 建立邊境水域漁業船舶管理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強化領導,統一行動,互相配合,重拳出擊。利用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引導和鼓勵社會公眾關心愛護自然保護區。對發現有魚類產卵洄游通道堵塞的情況及時進行疏通,以修復和涵養保護區水域生態環境。同時,開展水生生物人工放流,增殖漁業資源。
3.在遜別拉河自然保護區管理中,成立整改領導小組,以上率下,層層傳導壓力,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壓緊壓實責任落實,確保各項整改目標按時完成。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可持續發展。
4.在蘿北鱘鰉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加強各部門合作,逐步建立長效保護管理機制和協調聯動機制,加強考核問責。加大保護政策宣傳和聯合執法檢查力度,齊抓共管,推進鱘鰉魚自然保護區管理升級。
省林業廳整改措施:
1.責成省級以上保護區強化保護管理,加大日常巡護、執法工作力度。
2.每年對國家級和省級保護區進行一次全面監督核查,發現問題,依法依規追責,進一步規范保護區的保護管理。
3.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保護區基礎數據統計,盡快建立省級以上保護區地理信息系統和監管平臺,提高保護區信息化監管能力。
省農墾總局整改措施:
1.實行黨委行政首長負責制,相關管理局局長、農場場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副局(場)長為直接責任人。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分工負責、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2.理順轄區內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強化考核評價,嚴肅責任追究,嚴格實行環境保護工作“一票否決”制。
3.積極爭取國家退耕還濕和濕地保護相關政策和項目,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保護區退耕還濕和濕地管理的力度。
4.大力宣傳國家、省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強化經常性監督檢查,依法打擊違法行為。
省森工總局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加強管理機構建設,加快建立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完善森工林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制度。
2.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內陸生野生動物、植物保護、林地保護利用、濕地、森林資源監督管理;依法查處自然保護區內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撈沙等違法活動;強化自然保護區內旅游活動監管。
3.建立環保協調聯動工作機構,成立省森工總局環境保護協調聯動領導小組,負責全林區環保協調聯動工作領導指導以及統籌規劃、安排部署、協調組織等工作。加強部門之間協作,研究推進國有林區內部聯動機制,進一步推進落實已經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公、檢、法、資源四機關協調溝通機制,形成聯防、聯查、聯打、聯辦的工作新機制。將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工作情況列入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考核指標中。
4.強化監督檢查,每年定期開展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和管理評估,嚴肅查處各類違法行為,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