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24 11:18
來源:中國水網
大力推進對外開放。皖江8市納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鄭蒲港區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馬鞍山綜保區、合肥空港保稅物流中心、中德(蕪湖)中小企業合作區獲國家批準建設。江淮汽車與德國大眾汽車合作取得重要進展。中國國際徽商大會成功舉辦。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47.7億美元、增長8.4%。外事、僑務、對臺、港澳工作取得新成績。
(四)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脫貧攻堅年度戰役打出了氣勢和成效。建立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全面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突出產業脫貧,發展特色種養業貧困村1073個,建成村、戶光伏電站72808個,啟動省級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建設。加強就業脫貧,幫扶30萬以上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啟動易地扶貧搬遷,完成2.8萬貧困人口搬遷任務。推進智力扶貧,貧困地區農村學生通過專項計劃進入重點高校6561人、增長16.7%,對4.6萬貧困家庭普通高中生免除學雜費。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10.6萬戶。推進健康脫貧,制定“兩降四提一兜底”政策,在全國率先設定貧困人口醫療費用“351”兜底保障線,將89種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納入保障范圍。
(五)切實加強社會建設,保障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幫助6.3萬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6.2%。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57所,完成1007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教育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建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調整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低保人均月保障標準分別增長8.5%和17.5%。深入推進綜合醫改,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實現全覆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8.5‰。文化惠民工程提質升級,文化創意等產業加快發展,文化企業實力進一步增強。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入列“中國好人榜”總數連續9年居全國首位。我省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1金2銅佳績。哲學社會科學、參事文史、檔案、地方志工作繼續加強,民族宗教、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進一步發展,援藏援疆、氣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推進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新建1675個農村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城市社區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實現全覆蓋。深化安全生產“鑄安”行動,事故總量下降7.2%。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和能力建設,風險分級監督管理全面推行。推進信訪法治化,信訪總量繼續下降。加強社會治安防控,人民群眾安全感持續提升。
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和雙擁優撫安置工作進一步加強。在抗擊特大洪澇災害中,駐皖部隊廣大官兵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重大貢獻。
政府建設全面加強。我們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積極開展“講看齊、見行動”學習討論,確保各項事業沿著黨中央確定的正確方向前進。堅持依法履職,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依法執行人大決議決定,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10件,制定、修改政府規章8件,完成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1160件,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826件,辦理省政協委員提案1011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認真落實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各位代表!
過去的一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各種風險因素較多,取得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省人民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把握發展新常態、踐行發展新理念的結果;是持續加強改革創新,堅持不懈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結果;是全省各級各方面注重實干、狠抓落實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皖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政法公安干警,向關心、支持安徽發展的中央各部門、兄弟省市區和海內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看到,我省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發展不足、發展不優、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較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為明顯;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低端過剩和中高端短缺并存;實體經濟困難依然較多,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較高,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幅回落較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領域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政府工作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刀刃向內的改革有待加力,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還不夠暢通;少數干部不敢為、不想為、不會為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等等。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下更大力氣解決這些問題,決不辜負人民的期待!
二、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
當前,我省正處于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關鍵時期。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精神,按照省第十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全面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縱觀發展大勢,建設五大發展的美好安徽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全球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孕育,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安徽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過多年發展和積累,我省綜合實力明顯提升,推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有基礎,推動深化改革、內陸開放有闖勁,實施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有優勢。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制造強國戰略強力推進,有利于安徽更好發揮區位優勢、人力資源優勢、科教優勢和改革創新優勢,打造新動能、發展新經濟前景廣闊。我們要抓住歷史機遇,擔當歷史使命,堅定地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中闖出新路,奮力在全國發展方陣中走在前列。
(一)下好創新“先手棋”,著力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建設美好安徽,必須堅持發展為上,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為載體,全面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經濟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