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22 10:14
來源:中國水網
1月22日,河南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經審議后發布,中國水網摘取與環保相關的內容以饗讀者。
2016年工作回顧
重拳治理大氣污染。堅持依法治污、科學治污、全民治污,強力推進“六控”,整治“污染圍城”和“小散亂差”企業,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依法管控12300多個重點項目工地,拆改3492臺10蒸噸/時以下燃煤鍋爐,提標治理3665臺(套)工業窯爐、磚瓦窯爐、水泥粉磨站,全部實現143臺5619萬千瓦統調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查扣追繳淘汰62.3萬輛黃標車和老舊車,打掉黑加油站點11690個,車用汽柴油升級為國五標準,夏收、秋收期間秸稈焚燒火點數同比減少94.8%。PM10、PM2.5濃度比上年分別下降5.2%、8.8%,扭轉了大氣質量持續惡化趨勢,優良天數196天、增加13天。
不斷強化節能環保。加強能源、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預計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7.5%左右、6%以上。水環境質量總體達到國家要求,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目標全面完成。
持續推進生態建設。建立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制定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強林業生態省建設,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新增造林321萬畝,完成森林撫育483萬畝,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兩側生態帶基本建成。
2017年工作安排
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推進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持續加大環境治理。加快構建系統完善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增強環境治理能力。繼續開展大氣治理攻堅,聚焦重點城市、重點區域、重點時段,深入推進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全民治污,全面完成國家空氣質量改善終期考核目標任務,確保PM10、PM2.5濃度穩定下降,空氣優良天數200天以上。打響水污染治理攻堅戰,以確保水質達標、治理黑臭水體、保障飲水安全為重點,推行“河長制”,一河一策、水陸統籌,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確保全省Ⅰ—Ⅲ類水達到52%以上,劣Ⅴ類水降到18%以下,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和南水北調水質得到安全保障,省轄市建成區130個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積極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加強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推進重點地區重金屬污染物總量減排,嚴格危險廢物環境監管。
繼續加強生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推進森林、濕地、流域、農田、城市等五大生態系統建設,推動國家主體功能區試點示范和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加強天然林保護和農田防護林、山區營造林等工程建設。推進明清黃河故道綜合整治開發和生態走廊建設。支持洛陽、開封、漯河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
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實施能源消費、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開展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組織開展重點行業能效提升工程。建立完善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度,推進碳交易市場建設,實施重點行業溫控行動,開展低碳試點示范。推進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和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快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
以下為內容全文:
二 一七年一月十六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 陳潤兒
1月16日上午,省長陳潤兒在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本報記者杜小偉攝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6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和繁重的發展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打好“四張牌”,扎實開展“三大攻堅戰”,全省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著力穩增長保態勢,實現經濟平穩增長。把穩增長作為突出任務,抓住擴需求、穩工業、防風險等關鍵環節,促進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經濟總量邁上4萬億元新臺階。
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實施“十大擴消費行動”,培育消費新業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9%,網絡零售額增長43.3%。大力實施“1816”投資促進計劃,突出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加快構建,鄭徐高鐵建成通車,鄭濟、鄭太高鐵開工建設,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43公里,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35萬公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投資增長86%,出山店、前坪水庫建設進展順利,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固定寬帶50兆以上接入,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7%。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服務貿易加快發展,進出口總值達到4714.7億元、增長2.6%。
大力穩定工業增長。堅持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共興、創新驅動與投資拉動并舉、重點地區與重點園區齊抓,加大對實體企業的扶持力度,組織開展“政策落實進萬企”活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37%;強化要素保障,促進產銷、銀企、用工、產學研對接,全年社會融資規模7500億元;圍繞降低生產要素、制度交易等成本出臺50條政策措施,幫助實體企業降低成本超過830億元。6月份以來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穩定在8%,對全年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著力激活非公經濟。針對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下滑的嚴峻形勢,深入貫徹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及時出臺實施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26條措施,幫助民營企業穩定發展預期、增強投資信心,民間投資突破3萬億元,非公有制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84.4%。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